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1章(2 / 2)


  “高字也棒。”

  “革字也合适。”

  “恭字尤为合适。”

  “我是文渊阁学士,听我的,用光字。”

  “我是淮南王,听我的,用和字。”

  “我还是帝师呢,听我的,用怀字。”

  “和!”

  “怀!”

  “景!”

  “文!”

  “慧!”

  “简!”

  祁邖头疼了,皇兄这么厉害,每个字都很合适啊!

  她也抉择不出来了。

  烦。

  前丞相王玥是个聪明人,于是她试探地开口,“把诸字合并,赠予先帝,如何?”

  “好!”

  祁邖眼睛亮了,拍板定音,“孝廉仁肃德慧景穆和简宁安文怀恭革高端定德慈皇帝!”

  王玥不高兴,“德字宜缀尾后!”

  她心里清楚,慈字缀了尾,她家陛下的庙号就是慈宗了。

  慈宗不好听,德宗才好!

  祁邖笑咪咪,“我是皇帝,我说了算。”

  “慈宗慈皇帝!”

  官方定死了慈字。

  官家百姓各不服气,逍遥公子的回忆录总是以“定皇帝”开头。

  熙宁郡王总是讲“明皇帝”。

  祁岘只喜欢“简皇兄”。

  传至后世的文献资料记载,被祁朝百姓形容祁峟皇帝的尊号,不下三百个,大家各论各的,谁也不服谁。

  甚至到一万年后的民主时代,都有人争论‘定’字、‘慈’字、‘德’字哪个配得上祁峟。

  当然,被祁峟用过的字,后世的皇帝都自觉避开了。

  大家都不愿被掩盖在老祖宗的光环下。

  身在地府的祁峟感慨:朕可真是太棒了,前人爱我、后人追捧我。

  生亦值得,死亦值得。

  ——全文完——

  谢谢大家支持我,谢谢大家喜欢祁小峟,谢谢大家无言的、有声的陪伴,这本书到这里,有缘再见!

  呜呜呜写不动了真的写不动了。

  在这里给大家磕一个、磕两个……

  (谥号的词句来自百度百科汇总。)

  (皇帝谱系,太祖开国,他死后群雄割据→太宗结束叛乱→太女早逝,传位外孙,庙号熹宗→仁宗、景王→哀帝→祁峟、祁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