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2 / 2)


  难怪他对她那般无视!

  萤火光芒微弱似星,在身边飘荡,水草的清香与夜雾一同扑来。那坐在水边的青年男女互相依偎,长发落水,又美丽,又让人嫉妒。洛女气得全身发抖,泪水瞬至眼底,怔怔落下。她转身便走,不许这边人惊动了那边的兄妹二人。她走得匆忙,一方面本就没到跟前,另一方面李玉心不在焉向来懒得理会洛女,洛女来去极快,李玉和李皎皆是不知。

  不知洛女之蠢笨,会带来大错。

  次日大婚,李玉再是不愿和洛女接触,洛女作为皇后,也理所应当地将长公主接去了自己宫中。婚宴从清晨便开始布置,李皎被众人簇拥着盛装打扮,明珠忙得一团乱,进进出出。

  洛女站在李皎身边,一直用一种轻蔑又古怪的眼神看着这位公主殿下。

  李皎早年还期盼这位嫂嫂能善待自己皇兄,后得知皇兄和嫂嫂根本不是一路人后,再遇到这位嫂嫂,她便也不怎么理会。洛女一整日用怪异眼神盯着李皎看,李皎心脏强大,硬是连看都没看洛女一眼。

  洛女心中羞愤,眼睛望着盛装明艳的女郎,心里却看到了她的龌龊肮脏。她扭过头,看到满殿喜悦气氛,又一声冷笑。

  傍晚时期,婚事大盛,正式开始。宫门大开,数人进宫,众贵族男女得许今日进宫观礼,纷纷鱼涌而至。北冥派派出了行走弟子林白,此夜与驸马同行。红妆近十里,双人在前,骑马并辔缓行,在宫门前下马,递玉牌进宫。林白怀抱一只大雁,跟在郁明身后。

  三千未央,灯火重明。莲花宫阙,渐次门开。

  一路畅通。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预告:

  二明:今晚一定是我最开心的一晚!

  皎皎:你开不开心我们不知道,但你毕生难忘我是知道的……明明,咱们从今晚开始分床睡吧~~

  二明:就不!

  ☆、第55章 1.1.1

  绢三百,羔羊一只, 雁一只, 酒黍米稻一斛。束帛加琮, 玄纁绮罗,徵马四匹……皆夫家自备。

  此朝婚宴不兴奢风, 又因长公主成亲时日太快,宗正安排婚事安排得时间密集,尽量盛大。再加上北冥派江湖人士, 家底到底不如名门贵族那般殷实,这便是信阳长公主最后大婚的聘彩。

  长秋宫外露天,用青布围屋, 结成青庐, 在郁明一行夫家人前来青庐外时,李皎已被人拥着在青庐垂坐良久。她听得外头唢呐鼓点声阵阵,各类嘈杂喜庆声音混于一体。又瞬时静下,有车马到庐前, 她听得青年男子高声:“新娘子何不出?”

  那声音属于郁明, 清越如泉,又兴致高昂。他拍车而呼,便是不见,李皎也听得浮想联翩。

  众人随着新夫郎一同高呼:“新娘子何不出?”

  新娘一方在内高答:“夫郎何不入?”

  众女笑道:“夫郎请入!”

  李皎坐于露天所施青庐中, 用却扇遮面。所谓“红轮映早寒,画扇迎初暑。”又有歌云:“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她眉心点花钿,平日清冷妆容此时明艳十分, 乌发如云落,貌美比舜华。再一身红黑相间的华丽婚服,着翘头履,既是庄重,又长裙曳地,行走间颇为飘逸轻灵,却需要一众侍女在后帮她照看衣着。

  重重灯烛火光从青帐外透出,李皎持着却扇的手出汗,却扇差点从手中掉落。她听得男郎在外齐呼,众女又在耳边笑嘻嘻地回应,耳膜震得轰轰响,原本五分娇羞,硬生生被气氛提升到了十二分。她面颊原本白透,点了胭脂,此时那胭脂色,已遍布满面,让李皎添了许多娇艳之美。

  鼓乐声再起,喧闹声从外传至里。夫郎一行人在外三请四请,青庐中的新娘一方,则推三阻四,一会儿要求作诗,一会儿要看新郎出丑。一众人闹哄哄,李皎面颊越来越滚烫。她听得屋外女郎喊“夫郎除履方能入庐”,顿时听不下去了,觉他们太过分,怎能这样为难郁郎?

  新嫁娘坐不住了,起身往外走。却扇挡面,裙裾又长,她走得跌撞,却一径往外。

  身后诸女又惊又笑,追逐而出:“殿下、殿下……”

  却扇一面重纱,将李皎面前的视线挡得分外模糊。新婚嫁娘本就有却扇之礼,李皎又不愿还没嫁出去,就自己把扇子放下,她务必得多受些罪。她心中想着他们太胡闹,自己要出去制止他们。然她走到庐门口,再往外出,她不知道是被脚下裙裾绊了下,还是被地上什么绊了下,身子往前倾。不妨一个人往里进,新嫁娘直直撞了上去,鼻子被撞痛,还被人抱了个满怀。

  满怀馨香,涌至四骸,遍体舒畅!

  跌入郎君怀里,脸埋进他胸口,李皎不忘紧紧握住却扇,不让自己的脸露出来。

  身后诸女笑得站不住:“唉哟!”

  李皎靠着的怀抱传来郎君爽朗的笑声:“我还没进来呢,你就投怀送抱了?”

  他尚没有千求百求,央她扶她,他的新婚妻子就主动迎了出来。

  郁明低头,他怀里闯进来的女郎面容低着,又因她严守却扇之礼而让他无法看见。但是他看到她羞红的耳珠,耳坠摇晃,乌发如夜绸般遮在耳边。一片乌黑,一片雪白,再一片嫣红,看得郁明目光微热,露出几分痴态。

  他禁不住握紧了李皎的腰。

  一旁姆妈高咳一声,提醒夫郎莫要忘形。郁明这才笑着放李皎离开自己的怀抱,他拉住自己新娘的手,将她带出青庐。李皎衣裳繁盛,她走得很慢,姿势优雅。郁明等不及,却不得不顾着长公主的尊容,扶她走出去。出了青庐,李皎从却扇之后往前方看去。她见到青庐外往马车上,一路铺着茵褥席道。席道延伸向宫外,新嫁娘需要脚踩席道,步履不着地。

  普通人家的席道不会这样长,但长公主出嫁的仪仗,使得这茵褥席道从长秋宫外,一路铺至长公主府邸的房舍前。李皎她将一步也不沾轻尘,由自己的夫君牵着她走向一个新的未来。

  郁明与李皎沿着茵褥向马车行去。

  灯火如流光,星辰在天上交映。绵延数里,未央长乐,火海不灭。风起衣扬,俊美多娇的新婚夫妻在两旁观礼人的凝视下,从长秋宫外青庐一径向前而去。他们均是容貌好看的男女,男子高挑挺拔,玄色婚服穿得器宇轩昂;女郎肩膀娇瘦,站在男郎身边,却扇之华,若有若无地挡着她的面容,最是朦胧美。

  李皎一路走过,忽在人群中看到一熟悉人影。她看到林白站在人中,眸子静黑,冲她微微而笑。

  三皇兄……竟也来了?还是跟郁明在一起的?

  她心中一怔,脚步顿了下,在郁明看过来时,又重新抬步。她昂起头,看到万盏灯华,看到红光千丈。她往前每走一步,就好像把昔日诸事抛却一分。她的手被郁明牵着,她渐渐忘记了父母的面容,忘记了燎原的战火,忘记了城楼上的对决,忘记了林白昔年所受的尊重敬仰,忘记了自己在雷雨中哭泣的无助。她每走近郁明一步,就不要过去一些。

  郁明慢慢地握紧李皎的手。他迎风而走,长衫飘浮若水。如水般,拂去他心中的尘埃。他每向着灯火明耀处走一步,他心中对李皎的爱意,便坚定一分。他与李皎执手,他的手心冒汗,他的后脊僵直,他的目光明湛。他湛亮幽黑的目光看着前方。想少年习武时的艰辛,想少年公主的骄傲无情,想自己跌入黄河无论如何也寻不回“望山明”时的满心悲戚……那些都如流水,往后退散。

  李皎心想:有他便罢。

  郁明心想:有她足矣。

  过往烟云散,时光如逝水,三两盏残酒后,他们那流连颠簸、四处寻找的心安定下来。

  郁明扶李皎登上了马车。他的手离开她时,一滴泪溅落到了他手上。郁明当即抬头,去看那却扇后的女郎。周围锣鼓喧天,到处是喜庆之风。他唯恐自己新婚妻子的悲伤被人发现碰了忌讳,便压低声音问她:“哭什么?不想嫁我?”

  李皎忍住了泪意,轻声:“我是喜极而泣。”

  郁明眼中有了笑意,无奈李皎看不到。他咳嗽一声,在人催促下站直,不抚慰自己的妻子了:“那你就多哭一会儿,多高兴高兴吧。你可真是爱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