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嫁给失心疯王爷冲喜第33节(2 / 2)


  杜书瑶已经猜到,所以并无惊讶,但单单只是因为此事,大可不必这般。

  “于将军起身说话,这大礼我可承受不起。”杜书瑶说完,于兴怀却并未起身,继续道,“下官并无意毁王妃大好姻缘,也知王爷与王妃伉俪情深,无人能介入其中。”

  杜书瑶微微皱眉,于兴怀继续说,“舍妹虽然以侧妃名义嫁入府中,王妃却无需在意,只管当成奴婢使唤便是。”

  这话说得杜书瑶眉梢一跳,于兴怀拱手向前,躬身又施大礼,“舍妹先前多有冒犯,已然诚心知错,只盼,”

  于兴怀抬头看向杜书瑶,诚恳道,“只盼王妃宽仁,予下官小妹一处容身之所,下官必然感激不尽,竭力协助王妃达成心中所想。”

  于兴怀说完,这会客厅中,半晌都再没声响,杜书瑶没有开口说话,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心中骇然。

  事情似乎比她想象得还要严重,能令于兴怀如此托孤架势折腰至此的,怕得是撼动天下的大事。

  于兴怀等着杜书瑶应允,一直未曾起身,又过了好久,杜书瑶才说,“将军说要协助我达成心中所想,将军又是如何知道我所想为何?”

  于兴怀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拿出玉佩,正是他先前佩带在身上的那一枚玉佩,双手向上,送到杜书瑶的面前。

  “下官知道,王妃想要查明是谁毒害泰平王一事。”于兴怀说。

  杜书瑶几乎是有些颤抖着手接过玉佩,冰冰凉地躺在手心,和先前翠翠死后抓着的,还有小春托人送来的那玉佩一般花纹和样式,色泽也一模一样,她感觉到有一双手在扼着她的脖子,她甚至无需于兴怀说出这背后之人,便已经猜出了。

  她当时在翠翠嘴边,听到了一个“太”,杜书瑶只想着翠翠平时便怕疼,以为她说的是太疼了。

  她也不是没有朝着其他地方去想,太医,她已经命红轮早把每个太医查了底掉,甚至朝中带太的官员都已经查过,唯独没敢想东宫深居简出的那位――太子殿下!

  他是顺位第一的人选,是当今皇后的唯一一个儿子,身居太子之位十几年,是整个东淳国百姓,满朝文武公认并且拥戴的太子殿下。

  杜书瑶虽然未曾见过,可搬离先前那个府邸的时候,太子还曾派人送来乔迁礼物,不出彩,但也没有无视。

  却没成想,岂止没有无视,简直是时时刻刻都在重视,甚至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你是……太子门下。”杜书瑶掌心抓着玉佩,一路凉到心里,话出口却是肯定句。

  她早该想到了,当初秋华宴行宫门口她被于安青叫住为难,正是皇后叫人想要她息事宁人,她因为当时并不知道泰平王便是串串,在这世上无牵无挂,并不惧怕,这才胆敢将事情闹大,那件事让皇后一并都跟着吃了挂落。

  现在想想,如何不是合情合理,当时翠翠还跟她说,这于家虽然远,却也算皇后一族,因此皇后才会护着,现在想来,皇后家族那么大,又怎会因为区区一个侍郎之女,专门施压想要她息事宁人。

  却原来,皇后并未护着族人,于安青借的还是她哥哥于兴怀这个受皇帝赏识的大将军之势,皇后真正回护于安青的原因,只是因为于兴怀是太子的人!

  杜书瑶伸手按了下自己额头,她真的是太单纯了,太单纯了,在这样一个朝代,还在妄想着置身事外,妄想着和串串平平淡淡过活就好,却没成想,即便是她恪守本分,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异心,所做的所有事情,本质上都是在“息事宁人”却早已经身处旋涡的最深处,不能破风而出,便是被风撕碎。

  她攥着玉佩的手指颤抖,强压下颤栗的心绪,并不真的相信于兴怀,而是试探道,“你若真是太子门下……又为何要找我寻求庇护?背叛太子,太子与皇后又岂会放过你?我一个区区失心疯王爷的王妃,如何能够护得住你妹妹?”

  于兴怀到这时才起身,视线自上而下对上杜书瑶,“因为王妃与王爷的身后,是陛下。”

  太子若是不曾犯下糊涂事,或是不曾因为泰平王好转就狗急跳墙屡次想要对泰平王下杀手,或许他现在还是未来储君,即便是皇帝不喜,也无人可替代。

  可他不仅对泰平王屡次下杀手,还蠢到留下了把柄,甚至将心思动到了皇帝的头上,于兴怀又如何还能继续做他门下?

  当今皇帝可并非当年的顺位太子,他乃是斗败了整整三十几个皇子做到如今的位置,是用曾经亲手足的骸骨,铺就的帝王之路,他能够容忍太子手段毒辣,残害手足,却不能容忍太子将心思动到他的头上,更不能容忍的是太子既然动手,竟然还留下诸多把柄。

  于兴怀虽然远在边关,当年陛下登基之时尚且年幼,可陛下的心性朝中老臣谁人不知,看似情谊深重实则凉薄入骨,却没人能够否认,这才是帝王之道。

  泰平王他已逝的母妃,是当今陛下唯一的柔软,于兴怀相信,到如今,皇帝已然掌握了所有的证据,动太子,只是迟早的事情,这天下要翻了,他也必将被连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唯一能够庇佑他妹妹的办法,便是将她送到陛下唯一保留柔软的这片净土。

  “所以你前两次戴这玉佩,”杜书瑶将玉佩举到于兴怀面前,“都是故意的。”

  于兴怀没有说话,杜书瑶简直头疼欲裂,她就只是个普通人,还是有些社恐和自闭的现代死肥宅,这种复杂到让人头皮发麻的明争暗斗,让她大脑都要转脱了。

  她自认确实不聪明,却在于兴怀眼中聪明至极,连于兴怀都拿不准杜书瑶的城府,因为能在皇帝眼皮下混得风生水起,这世间于兴怀只见过喜乐一人,喜乐还是因为曾经几次为陛下舍命,有少年相伴的情意在。

  而这个泰平王妃,如果表现得太聪明,或者不聪明,她或许都活不到如今。

  杜书瑶攥着玉佩,思索片刻之后,并没有给于兴怀任何的承诺,也没有和他商量任何的事情,只是说道,“于将军可否将这玉佩,借我仔细观摩一日?”

  于兴怀迟疑,无论叛不叛太子,这都是极其重要的物件,于兴怀攥紧拳头,咽了口口水,但是想到于安青,他竟然真的咬牙答应了。

  他甚至不挂念他的老父亲和他自己的死活,只盼他自小当成女儿一样养大的小安青,能够好好的。

  他虽然求来了这婚事,可是只要泰平王妃不想让他妹妹进门,甚至无需做什么,只管让只听她话的泰平王装个病,婚期一推迟,待到他必须回边疆的时候,无人护着,于安青必死。

  所以于兴怀投鼠忌器,莫说是下跪,便是现在杜书瑶要他学狗叫,只要肯顺利让他妹妹进门,到时女子出嫁,便算不得娘家人,即便整个侍郎府被夷为平地,九族之中,也再无于安青。

  杜书瑶却到最后都没让于兴怀的心安放回肚子,将他打发走之后,转头就将碎玉和这完整的玉佩,加上小春的字条,结合着刑部那边掌握的证据,全部整合到一处,命日蚀送进了宫中,请皇帝定夺。

  杜书瑶能想通很多事,能猜测到很多事,却不敢真的正面杠上太子和皇后,他们多年累积,既然心思都敢动到皇帝头上,必然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已经强悍到足以和皇帝一搏,杜书瑶对自己有较强的自我认知,小聪明有,但是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oss送,她靠什么对上当今太子和皇后?

  前面那些麻烦,也都是甩在皇帝脑袋上,杜书瑶这次也不例外,大胆发言,积极搜集证据,但是决策权全部交给皇帝,毕竟她府上,没有一处不是陛下钦赐。

  等到日蚀从宫里回来回话的时候,杜书瑶正在点灯给泰平王抠耳朵。

  她都在心里盘算好了,还亲自去了库房一趟,瞄上了一些没有印记的细软,她虽然把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了皇帝,但是帝心难测,事关太子,牵一发都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于兴怀都这么明目张胆地朝她府内塞人,很显然也是走投无路,杜书瑶完全不信,她这种脑子都误打误撞地把事情弄清楚了,皇帝那么多死士,那么多眼线,会查不到真相。

  查到了为什么没有动?

  杜书瑶想想就心惊,无论为什么,她只等十日,在于安青嫁入王府之前,就十日,皇帝要是还不动太子,她就带着细软将死士都借口支开,带着泰平王跑路。

  她不敢拿她和泰平王两个人的小命去赌皇帝到底更重视太子还是失心疯的泰平王。

  一旦帝心稍有偏差,天平倾斜到太子那边。

  无论从任何的角度来讲,她和泰平王被当成污点抹去,对于未来储君的干净过往都至关重要。

  杜书瑶更心虚的,是泰平王根本就不是真的泰平王,即便皇帝真的为了太子痛下杀手,杜书瑶甚至都没有立场去责怪皇帝不仁,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和泰平王,才是鸠占鹊巢的外来者,她叫皇帝几声父皇,却从没有一刻真的把他当成父亲。

  十日后,皇帝不动手,她必然要带着泰平王跑路,天下之大,没有监控的朝代,即便有追踪能手,她也只能贸然一试,如果真的逃了,到时候随随便便找个深山老林和泰平王躲起来,两人相依为命一声,哪怕只是最平凡的生活,也和上一世没有区别,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