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42章顺天府门前(2 / 2)

  一个懂得把握机会的人,吃不了亏。

  老书生不料明夷一来就豪爽得很,现在想让他帮忙自然越发的豪爽了,老书生将银票给明夷推回来,“我署名,就冲姑娘有胆子告这纨绔弟子,我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说罢拿过明夷的状词,在最后写下大名,连带着盖章,这可是朝廷准备的。

  “多谢。等着。”明夷接过状词,交给五谷,丰登上去击鼓,很快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人,师爷打扮,出来扬声地问道:“谁人击鼓鸣冤?”

  门外那么大的动静,要说里面毫无所觉定是骗人的,师爷打扮的人第一眼扫过门口的人,尤其是被绑在那头明显叫人看着不能动弹的人,目光才往明夷的身上扫过,五谷上前一步将明夷写好的状纸递上去,正好挡住师爷落在明夷身上的视线。

  “状纸在此。”五谷开口,师爷看不见人,听说告状的是一位极美的少女,不过也不妨事,总有看得到的时候,先看看状词有没有问题。

  通读下来,师爷的眼中尽是惊恐,最后指着面前的五谷道:“放肆,你们可知道告的是谁,这可是的一等雄勇公之孙,大清的功臣之后。”

  师爷大惊失色,那完全想不到有人敢告这样人家状的样子,怎么看都让明夷不爽。

  “大清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你之言,一等雄勇公之孙,大清的功臣之后,犯了大清的律法,就不能告了?”明夷反讽,师爷完全没有消化完状词上的内容,听到明夷一个女人出声,不满地喝道:“此处有你一个女子说话的份?”

  对于女子的轻视,明夷拧紧眉头,保持语气平静地问道:“为何没有?作为一个原告,必须亲自前来衙门呈递诉状,亦是大清律法规定,依你之意,因你不喜于见女子,就要我们不遵大清律法?你一个小小的师爷甚是了不起,敢非议大清的律法。”

  那么上纲上线的,可把师爷惊得不轻,指着明夷半天说不上话来。

  “此状书你接是不接?”明夷不管师爷如何目瞪口呆,只问出关键的一个问题,师爷,他敢不敢说不受理这个案子?

  师爷缓过气来,往前走一步,终于看清明夷的样子,如明夷这等光艳夺目的美人,多少人瞧得移不开眼睛,师爷也不例外,一时间不记得初衷了,终是五谷再次挡在师爷的面前,“阁下失礼了。”

  此一句话,成功让师爷回过神来,却控制不住想多看明夷几眼,明夷道:“若是阁下管不住自己的眼睛,继续再看下去,后果自负。”

  不知怎么的,明夷的一句话让师爷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蹿,也让他叫美色所惑的理智拉回来。

  “你这个状我们不能接。”和一等雄勇公的人家杠上,这是疯了吗?小小的顺天府如何敢受理这么大的案子。

  明夷并不意外,却再问道:“你能代顺天府做主?若是果真不能,最好请你们顺天府尹出来说清楚的好,免得之后他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到你的头上。”

  成功让师爷更觉得寒意更深,什么情况,一个小丫头怎么那么让人渗得慌?

  “你一个小丫头怎么敢在顺天府门前大放厥词?”想来想去,师爷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明夷这样就退,真要是退了,往后他还有脸呆在顺天府?

  “究竟是谁大放厥词?你一个师爷竟然敢私自驳回百姓告状,你可记得大清的律法,可记得紫禁城内的皇上?”明夷能叫师爷那么一喝就退吗?

  绝无可能。眼前的人,别人怕她,明夷可从来不怕,要是她按大清的规矩来告状,这些人敢不理,她就敢闹得天翻地覆,必让他们永远也休想当官。

  “你...”师爷没想到明夷的口舌如此的伶俐,他说一句明夷回十句,最过份的是上纲上线,听得他胆颤心惊。

  “我再问你一次,你究竟请不请顺天府尹出来?若是不请,在我的状词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你不肯受理此案,那么就请你在状纸上写下白纸黑字,以此为凭,拿了你的签字,我好上诉。”大清的律法严禁越诉,也就是不允许旁人越过县府州这一层层的上告。

  可是如果有人不肯受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明夷就能往御史台去,再不行就大理寺,一层一层的告,她倒要看看现在大清都成什么样子。

  “来人,将这闹事的小女子打出去。”师爷绝对想不到竟然会碰到明夷这样的女子,按明夷说的做绝无可能,那便只能将人赶出去。

  衙役待要冲上来,明夷不为所动地喝斥道:“我看你们谁敢。”

  五谷和丰登都将明夷牢牢的护着,太皇太后在人群里,淑慧长公主瞧着有些心急地问道:“额娘,这个时候不去帮忙吗?”

  皇太后同样很是忧心地问道:“是啊,这些人看来是对明夷动粗。”

  “不用,明夷连用都不用和乐就能把这件解决。”太皇太后相信明夷,一脸笃定,淑慧长公主觉得虽然娘是亲的,但她真不懂太皇太后的心思,或许明夷都比她懂。

  不,是明夷懂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懂明夷,有时候淑慧长公主都在想,都是太皇太后养大的人,怎么他们姐弟都没有学到太皇太后的本事,倒是孙子外孙女的,一个个都比他们有出息,隔代像?

  “你若敢动手,想清楚后果。我若不告得你无法在京城立足,我便枉自为人。”明夷的声音坚定而冷酷的传到淑慧长公主的耳朵里,淑慧长公主心里就纳闷了,为什么要跟这些人浪费时间,但凡明夷把身份亮出来,想处置瓜尔佳成保就是一句话的事。

  目光落在太皇太后身上,要说明夷胡闹也就算了,太皇太后跟着明夷一起折腾,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事情太少,专门找事打发时间?

  淑慧长公主的脑海中闪过诸多的念头,最后再次叫对面的师爷叫唤得回过神来。

  “你究竟是什么人,敢到顺天府闹事?”师爷真被明夷吓得不敢往前一步,但要是这样就想让他妥协,他的面子往哪儿搁,从今往后他如何在顺天府立足?

  倒打一耙想扣明夷一顶闹事的罪名,明夷不屑地笑,“闹事,我一个受了委屈的人前来顺天府讨回公道,无缘无故,你一个师爷敢代顺天府尹拒绝我的告案,为了顾全你的颜面,更想扣我一顶闹事的罪名,好名正言顺的将我头入大牢吗?”

  “去,再击鼓,我倒要看看顺天府尹是不是死的,外面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他竟然一无所觉。”

  有明夷的吩咐下,五谷往前去击鼓,师爷第一个冲过来想拦下明夷,明夷斜睨他一眼,“要拦我们击鼓鸣冤,想清楚你的下场了。一个小小的师爷,你背后的靠山有多大,大到有人像你一样为你罔顾大清的律法?”

  师爷额头的冷汗直冒,没有办法,都是给吓的,明夷的表现看来,她对大清的律法了如指掌,怕是比他这个当师爷的都要了解,一句一句都拿着大清律法来说事,要是敢不听明夷的话,就是罔顾大清的律法,真要落了这样的把柄在别人手里,他会死无葬身之地。

  五谷不断的敲鼓,师爷再不敢拦着,只是敲了半天,里面依然没有看到该出来的人出来,不该出来的倒是出来了。在师爷的耳边一阵耳语。

  瓜尔佳成保得意洋洋地道:“我同你说过无数回了,就算你想告我,也不见得有人敢受理,现在就让你亲眼看看。”

  “那你瞧瞧就算他们想不管,是不是就能不管的?”明夷轻蔑的勾勒出一抹笑意,“五谷,不必再敲了。”

  敲了那么久,该出来的人早就要出来,而不是等到现在,如今不出来,不过是想拖。拖字诀,那是生生把这件事拖完。

  明夷岂会中此计,她来到顺天府,这个案子可就由不得顺天府想不受理就能不受理的。

  五谷听话地退回来,明夷招手让五谷丰登都上前,在他们的耳边一阵耳语,两人听完之后各自去办,师爷听完那前来的人一番吩咐,那是再不想出面同明夷起争执,现在明夷不再出声,他自是求之不得。

  枉他一个师爷,口齿竟然不如明夷一个小女子伶俐,若是传扬出去,名声都没有了。

  然而明夷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他想拿明夷的把柄,到现在为止,明夷都是按大清律法办事的,把明夷赶出去,那不成,明夷绝不会让的。

  不赶出去,明夷非要讨个说话,这件事同样不好办,虽然觉得明夷突然的安静下来不是什么好事,那也不能就那么怂,里面顺天府尹虽然没有出来,却也派人来说明情况,有些事,顺天府尹希望师爷能够处理好的。

  明夷的目光落在师爷的身上,师爷这个时候神色变得警惕而畏惧,显然很怕明夷再做出什么他无法应付的事来。

  “当当当当!”一阵锣鼓声响起,接着有人大声地喊道:“大家快来看啊,顺天府尹不作为,眼见百姓受辱偏袒权贵,将击鼓鸣冤者拒之门外。”

  一阵阵锣鼓声敲起来,每一个人的嘴上都喊着同样的话,本来就已经够惹人注意的情况,随着鼓声喊声,这下更是吸引更多的人围过来。

  朝廷的事,百姓们不敢太讨论,可是有冤无处诉,谁的心里都有委屈,越来越多的人围在顺天府门前,可不把师爷吓得冷汗直冒。

  淑慧长公主听着亦是心惊,拉着太皇太后的衣袖道:“额娘,这样一来事情闹得更大了,这不是落朝廷的脸?”

  太皇太后镇定自若,压根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问道:“你以为朝廷现在有什么颜面?”

  为官者畏于权势,连百姓蒙冤都置之不理,这尚且是天子脚下,若是换了别的地方,又该是何等的黑暗。

  明夷要太皇太后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也越发让太皇太后心惊。

  “你猜再闹下去,是你先丢了你的位子,还是你们顺天府尹先丢了他的官位。天子脚下,比你们家顺天府尹大的官比比皆是,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今天我见不到你们顺天府尹,我也保证从今往后,顺天府府尹换人做。”明夷不知此时的太皇太后怎么想的,她正忙着吓唬人。

  真拿京城的官员都是摆设,顺天府尹这个位子,盯着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若是顺天府尹因为不愿受理上门状告的百姓而被换,这一位终此一生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再想出仕,纵然上面有再多的人,确定他可以?

  明夷想出这一招,直接把事情闹大,如果顺天府尹再不出面处理她的事,接下来,那可就热闹了,瓜尔佳成保的事情尚未解决,明夷先把一个顺天府尹拉下马了。

  想到这里,明夷颇是期待,等着顺天府尹再坚持着,只有他越是坚持,越想逃之夭夭,明夷才能牵扯进更多的人,闹出的动静更大。

  可是却在这个时候,顺天府的正门打开了,两个衙役出来大声地喊着,肃静,肃静!

  人都出来了,明夷挥手让五谷丰登他们安静下来。锣鼓声随着明夷的示意一时间再无。

  一个身着官服的人急急忙忙的走出来,额头都是汗。

  对于外面的情况,那位看起来五十来岁的男子显得十分尴尬地道:“对不住,对不住大家,我这出城了,刚回来就听到出了大事,师爷,你怎么不把人请进去?”

  得,果然是一个老油条,一来就把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解释了,他可是出城刚回来,瞧他额头都是汗的,急急忙忙的刚赶回来。

  至于最后一句责怪师爷的话,那是给师爷台阶下,明夷的嘴角不由的勾起笑容,行啊,像一点顺天府尹的样子,老谋深算。

  “大人,是小的失礼,只是大人不在府上,小的怎么敢随意请人进府。”师爷何尝不明白如今的情况非同一般,要是不把事情处理好,不仅仅是他这个师爷当到头,顺天府尹同样讨不了好。

  顺天府尹一副不以为然的道:“百姓前来申冤,不管我在不在,都该请人进去,岂能让百姓在外久站,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人以为我们顺天府不顾百姓的冤屈,若为皇上所知,我们这些人都要革职查办。”

  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原想偷偷看看,不想明夷十分的敏锐,在他的目光扫过之前,与之相对视。

  看透人心的一双眼睛,与顺天府尹对视,吓得顺天府尹心惊胆颤,脸上的笑容不自觉的僵了。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是我不该来告状,要是我不来,不就没有今天的事了,府尹大人是这个意思?”明夷吓得顺天府尹心惊胆颤,却是不以为然,面带笑容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问起顺天府尹。

  顺天府尹原本叫明夷吓出了冷汗,不想明夷更是转头直接地问起他此番话,听着先是认错,最后的一问,却是把顺天府尹想遮掩的直相都给扯下来,叫顺天府尹脸都要挂不住。

  “不过,府尹大人能出来,我就给府尹大人一个机会,我这个案子,顺天府审是不审?”顺天府府尹的脸皮都快叫明夷扯下来了,自然没办法回答明夷,不答便不答,明夷直接问出此来的目的,她是来告状的,顺天府到底审不审?

  顺天府尹再是尴尬,对于如此要命的问题,瞧出明夷的非同一般,连忙地道:“审,自然是审的。状纸何在,本官看看你告的什么。”

  状词早就在师爷的手里,师爷听到顺天府尹的话,赶紧递上去,顺天府尹接过看了看,最后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明夷?”

  “小女明夷不假。我是哪家的姑娘,同我险些叫瓜尔佳成保强抢而去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大人问案,不问案情的真假,只问各自的家世,难道谁的家世高就是谁有理?”

  ※※※※※※※※※※※※※※※※※※※※

  明夷:扯皮扯皮!

  一干人瑟瑟发抖:你走,你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