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齐董仲舒(2 / 2)


原本纯黑的元胎,渐渐开始有些金色出现,整体趋势就是向古铜色进展。

元胎似乎感受到好处,不停地吸收,同时他的皮肤颜色也逐渐变化。

他不过吸收十几条理,对于陈胜外围的无数理来说,不过是微毫。

陈胜丝毫没有感应到,但是似乎他的身体有了奇异的变化。

元胎就这么悄咪咪的吸收着理,陈胜继续书写。

陈胜的武道境界在他毫无感觉的情况下,提升着。

原本的拳意,也在逐渐的丰满。

那些被陈胜吸收还没消化干净的拳意力量,在这些理的促动下,开始加快转换。

拳意和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东西。

它们的本质都是天地规则,三千大道。

不过理想是文道修士直接从典籍之中领悟,并没有情绪夹杂其中。

而武道则是将强烈的个人情绪转化拳意,然后吸收各种理来填充。

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但是从来没有过陈胜这般情况,这般豪奢。

毕竟对于修士来说,理是天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领悟文心的八十一条理,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用理来喂元胎,那必须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强者才敢如此。

陈胜的气息越来越强,不知不觉间,他就突破到先天第五重。

而他本人则是没有太多的感应。

又是继续书写。

连续三章出来。

服制、度制、爵国。

这几篇文章已经从制度上开始对这个国度里面的细节开始规划。

这卷春秋繁露的四个思想已经渐渐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三世说、天人感应说、大一统说、大复仇。

对于这四样,天地之间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一些东西。

这是结合当今天下的局势,困境以及传统儒家学说之中的精华,构建的一套全新的改良儒家思想。

这样的学说已经脱离了传统儒家的束缚,将儒家思想改造为与法家以及兵家相似的学说。

在这篇文章之前儒家,他们虽然在宣扬自己的思想,但是其曲高和寡,不流于平凡就是最大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就是只讲理想,不讲天下大势。

所以有了孔子率三千弟子周游列国,却无一国敢用的情况。

对于显学来说,原本的道路与理想全部都是为了实现救世的主张。

春秋之时,礼崩乐坏,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下大乱。

诸侯之间混战,让天下苍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显学也由此诞生,他们开始只是为了心中那一点信念,不顾一切,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番茄免费阅读

但是理想超脱现实,最先成为显学的儒家,尤为突出。

然而当春秋繁露出现之后,就不一样了。

外界还在与圣皇交流的孟子,看着上面出现的文字与画面,心头微动。

虽然儒家大圣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做这些准备,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的逻辑与学说,没有完全领悟通透。他们两人这几十年一直在研究这些,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的缺点,就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几百年前。

纵使是圣道,也很难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对于一个大学派来说,想要改变思想也是很难的一步。

这些年随着荀子的加入,他们的思想已经有些改变,但是还没有到这种高度。

“这就是我等梦想中的学说。”

稷下学宫中的儒家修士忽然发出感慨。

临淄的周青臣和辕固生等人也是惊叹。

他们的心神剧烈震荡,他们从未想过,春秋还可以用这般微言大义来解释。

古为今用。

这一步虽然简单,但是一旦踏出就是天壤之别。

无上天中,那些古老的存在,看着这些画面似乎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他们看到了天地的变化。

“这已经不是我们的时代了,我似乎感受到一切的沉眠,似乎都在等待这个时代,难道那个传说中的时代就是如今。”

无上天深处,古老的存在相互交流。

“黄金大世,是过去的终结,也是全新的开始,我等应该就是属于过去的灰尘吧。”

有些存在意兴阑珊,他们能感受到天地规则的变化。

“我沉睡数百年,不是为了做尘埃,我要与这黄金大世的群雄争锋。”

也有一些存在壮怀激烈,他们历经磨难,沉睡百年,不就是为了寻求那一丝超脱的机会。

“只为超脱,时代变迁与我何干?”

……

儒家理想国之中,闭眼的大圣,再次睁开眼睛,目光空洞,看不出任何东西。

而此时在昆仑山巅,积雪皑皑之处,秦王政的身影再次出现。

随他而来的还有李斯。

李斯脸色凝重,目光之中杀意毫不掩饰。

嬴政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李斯缓缓说道:“大王,此书,足以乱法家之天下。”

李斯已经看出,此书对于如今天下的破坏。

齐国与秦国而今都是以法治天下。

法家治理天下,公平有余,公正有余,却煞气过重,伤人伤己。

而此书却让大一统王朝改变天下的几分期望。

王道与霸道都是治世之道,但是霸道只能数代,不能长久,王道却能长久。

宗周以王道治世,有八百年江山,只要将宗周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王道就比霸道好多了。

这本春秋繁露对当今天下的法家世界具有极大的破坏。

秦王政看了一眼李斯。

“你怕什么?当今天下齐国才是最大的法家天下,要破坏也是他们,且先看看圣皇那个老家伙如何应对,取长补短,对我秦国来说也不是不可,不过齐国终究与我秦国不同,我秦国终究是纯净的法家国度,若是添加其他东西,说不得还有些害处。”

“还是大王看的远,倒是李斯没想到这一层。”

秦王政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言。

而此时孟子和圣皇两位还在商量,只是这两位之间已经没有刚刚那般激烈。

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双方各做退让。

正在商议退让的地步,而其他的战斗都已经停止,未免有些虎头蛇尾。

“大龙将成。”

忽然圣皇说了一句,孟子心中一动,目光看向一处。

“圣皇此人究竟是谁?此人怎么能如此莫名其妙的出来。”

圣皇笑道:“告诉你也无妨,此人乃是大齐董仲舒。”

孟子手指微动,推算着。

隐约间他似乎感应到此书的作者确实是董仲舒,但是又有些问题,不免有些迷惑。

与此同时,陈胜志气已经完全显化为一条龙。

全身的鳞片都清晰无比,恍若真龙。

只是这条龙的眼睛一直闭着,始终没有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