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章 太史慈来投(2 / 2)


东莱郡分属北海治下,北海的郡守便是著名的孔融让梨典故的主人公孔融。此人乃是一酸儒,满嘴的仁义道德,也是汉末有名的大儒之士,影响力巨大。

刘辩问道:“公台说取北海,如何取法?”

“孔相令为大儒之士,如今大王逃难东莱,他不会不管不问!大王只需前往与之说上一番,孔相令自会将北海相令让于主公。只是孔相令之下一些官员恐怕不会轻易答应,届时就要采取血腥手段,快刀斩乱麻!”

张地此时拱手出列反驳道:“大王,北海乃是孔大人的属地,大王上门所要相令之位只怕要空手而返;其次,刘繇事件说不定就和孔大人有关!他不可能不知道大王已经来到了东莱,为何迟迟不见他派人送信拜候,此处有疑点,还望大王三思。”

刘辩很是头大,这小小东莱郡竟会牵扯那么多方面,从东莱走出去,第一步定然是孔融之位!孔融之位,自己志在必得。当即道:“张地所言有理,但是现在寡人别无选择!孔融空有一腔忠义,然教书育人还行,上阵打仗匡扶社稷还差得远!

这一趟,寡人非去不可。传令,所有士卒勤加修炼,待得秋收之后,西向北海,取那北海相令之位。”

刘辩一言而断,大家纷纷拱手领命。

很快,秋收完毕,东莱郡收入颇丰,粮仓富足,刘辩在东莱郡招了五千人马,加之之前的一千五,共六千!收拾粮草,留典重杨力张地三人,领一千五兵马驻守东莱。

刘辩带领陈宫,典韦,太史慈,并五千士卒西行,直奔北海而去。出行之前,刘辩写了一份亲笔信差人送交孔融,信上言道:孔相令有礼,寡人刘辩今逃出董卓魔掌,欲率领忠贞之士,匡扶大汉,需求相令之位。望孔大人让位与我,也好让我有能力召集天下义士!

刘辩一连派出十个人去送信,只要孔融收到信,那么自己途中就没有人阻挡。

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刘辩率领五千兵马,走到第一个胶家郡便收到了守将阻挡!即便刘辩拿出自己大印,也无甚作用!守将名叫王奇,乃是一武夫,坚称要等孔融书信,方才开门让刘辩过去。

刘辩哪有那么多时间等候,再有,孔融身边一旦有不臣之人,只怕自己书信和王奇书信无论如何也传递不到孔融手中!当下刘辩也不废话,差太史慈典韦二人全力攻城!

太史慈典韦是何许人也,加之王奇守兵并无站志,要知道对方可是弘农王!

不出半日,付出了百十士卒姓名的代价,攻下城门。王奇被缚跪在刘辩身前,刘辩道:“我乃堂堂弘农王,大汉天下除了皇宫,何处我去不得?你一小小偏将竟然拦我在门外,你可知罪?”

王奇扬着头,道:“孔大人待我有恩,让我驻守胶家郡,自当以命相守!今日城破,无言见孔大人,你只管动手吧。”说罢,竟闭上了眼睛,典韦笑了笑,道:“好一个大汉,倒有些忠义,主公,还请饶了他一命。”

陈宫也出言道:“主公,不如留着此人性命,见到孔大人之后再做决定不迟。”

刘辩心想,的确,若是孔融本想答应让位,自己却杀了他守城之将,反而不好。

当下道:“好个王奇,暂且收押,随大军一起行进。”

自有士卒将王奇捆绑带下去,刘辩大军在胶家郡修整一日,次日再度行进,三日之后来到泰山郡。泰山郡之后便是北海郡,孔融所待的地方。

刘辩来到城下,还是喊话道:“我乃弘农王,今日前来,是要见孔大人,速速开城门。”

泰山郡守将叫周辰,也是一威武大汉,只是城墙上周辰身边站着一文士,不时耳语一番。

那周辰对刘辩喊话道:“弘农王稍等数日,孔大人现在并不在北海。待得孔大人回来之后,我得了信件,自然会开城门让大王过去。”

刘辩不想废话,马上入冬了,此次出行士卒们都没带御寒之物,刘辩当即下令道:“我过我刘家城池,还需孔融信物?真是胆大妄言……”

刘辩作势就要下令攻城,陈宫连拉了下刘辩,道:“主公,泰山郡硬攻,只怕五天之内也拿不下。”

刘辩稀奇道:“为何?”

“主公请看,泰山郡城池比起胶家郡坚固高大几许,加之情报上说,泰山郡守兵足有五千人!人数与我方相当,以我看,只能智取。”

刘辩想了想,也不急于一时,今晚商量一番再做决定不迟,便对城墙上喊道:“好,我就等上一日。”

说罢,就领兵退出五里外。

帐中,刘辩问道:“公台可有什么计策攻下这城池?”

陈宫道:“泰山郡城高兵足,我们硬攻即便赢了也是惨胜。城中守将周辰碍于大王身份,也不敢轻易来犯大王,只是那城墙上的文士让宫有些吃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