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56章:小孙女杨棺棺(1 / 2)





  西梁村,还是那个快要拆迁的青山郊区小村落。

  自从政府下发拆迁通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半年的时间。

  村长王老汉算是亲眼见证了,曾经热热闹闹的村落,变成现在这样荒凉无比的境地。

  可还是那句话,王老汉一点都不伤心。

  只要安置房一落定,所有村民都可以拿上以前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巨额拆迁款,住进城里的大房子,过上更优越的生活。

  这种好事,只有傻子才会拒绝。

  只是,唯一让王老汉觉得不舒服的是,只要大推土机开进村子里来,开始动土。

  那西梁山西边靠近村子的祖坟,也要跟着一起挪走了。

  说实话。

  王老汉是想动人,不想动坟。

  也不知道哪辈子传下来的说法,西梁村的祖坟是千年难遇的风水宝地,传说这里埋葬过的先人,后世子孙里面还出过皇帝。

  只不过是后来,那个不知道哪辈子出来的皇帝把祖坟迁走了,才没让西梁村变成个皇家陵墓的风景旅游区。

  对于这种说法,王老汉是很信服的。

  谁敢说他们的祖坟不好啊。

  要是不好,能等来拆迁吗?

  能让村里的孩子们,变成拆二代、拆三代吗。

  所以,王老汉是真不想把祖坟迁走。

  老早的就打了个申请,向政府提了个保留祖坟的小要求。

  这要求有没有被同意,王老汉不知道。

  他就是眼看着安置房快建好,快到了该搬走的时候,政府那边还是不给个回信,心里着急了。

  哪怕不行呢。

  你给个准信,也好让咱死心。

  好歹王老汉当了这几十年的村长,还是个老党员,也不会做出让国建为难的事情。

  可你这啥也不说,就太让人心里闹腾了。

  王老汉就寻思着,是不是上边有领导在西梁村祖坟这件事情上,意见不统一啊。

  嗯,一定是意见不统一。

  要不然,也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情,卡着他一个村里老汉。

  由此看来,这是上边有领导愿意给咱农民做主,想着保留祖坟了。

  那是好事。

  咱得想个办法帮领导分忧,让领导的意见统一起来。

  于是,王老汉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找村民,联合写个申请书,再上报上去,争取一下。

  这也算是给先祖求个安宁,给后辈求个安稳呗。

  可这联名申请书的事情正办着呢,王老汉就觉得不对劲了。

  咋就老有些外地人,三天两头往这村子里跑呢?

  最开始,是个明显好像北疆人的年轻小伙子。

  来的时候,身上背着两个箱子,找他王老汉打听西梁山。

  那么大个山头就在眼前,这年轻人都看不见。

  王老汉没当场开骂,就是他心情好了。

  随手指了下路,看着那年轻人进了山,王老汉心里觉得不对劲了。

  咱不是地域歧视啥的,主要是那小伙子长得鬼头鬼脑,怎么看都不像个好人。再联想到北疆多小偷的说法,王老汉当时就多留了个心眼,爬上山头去等着,看那小子啥时候出来。

  这一等,就是从大清早,等到傍黑天。

  年轻人终于出来了。

  竟然是从西梁山东边,那一大片看不到边的荒山野林里出来的。

  西梁山的东边人迹罕至,自打王老汉出生到现在,都没见有人去过那边。

  主要是山势复杂,丛林密布,没人敢进去。

  这北疆小伙子,行。

  人生地不熟的,在野林里窜了一整天,还能找到回来的路,这就是厉害了。

  只不过,他身上原本两个箱子的,咋就剩下一个了呢?

  目送着对方离去,王老汉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怀疑那小子是偷了谁家值钱物件,找个地方当宝藏埋起来。

  可是,埋哪也不能埋荒山里啊,再说了,也没有埋一半的宝贝这一说。

  算了,不管了。

  反正人都走了,也没在村里干啥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一个马上要名存实亡的西梁村村长,操心这些干啥。

  可王老汉越不想操心,事就越往他头上找。

  没过两天,又有外地人找到这来。

  开口就问,有没有见过一个北疆人来这。

  王老汉什么身份啊,那可是村长,干了几十年的革命发展工作,这时候看不出来事情的蹊跷,他都活不到现在。

  面对两个明显也不像好人的家伙,他当时就摇摇头,说没见过。

  那俩人也不多话,举着手机把整个西梁村、西梁山的一切拍了个遍,就走了。

  王老汉糊涂了。

  他们不是找人来的吗,怎么就拍起来风景照了啊。

  为此,纳闷了一夜。

  等转过天来,又是一大清早,还是村头这里,再有两个人找到了王老汉。

  这一次来的人,王老汉可不敢怠慢了。

  人家拿着工作证,是京城来的国家部门工作人员,那种专门调查啥犯罪案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