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诗圣_15(2 / 2)


  杜蘅本来就是借了卿平的一点灵气幻化做人形,现在卿平自己都化成原型了,自然没有多余灵气支撑杜蘅的化形之法,杜蘅就地打了个滚,重新变成了一只毛皮铮亮的驴子,甩了甩尾巴,一路小跑地追着李白的马匹沿着官道走了。

  跑了很远出去,李白停下马,挥手让还在目送他们远行的杜甫快点回去,接着就背着斗笠和酒壶,非常潇洒地离开了。

  杜蘅也站在小山岗上,再次回望了远处的杜甫一眼,虽然只相处了很短的时候,但是杜蘅和杜甫相处得很是融洽投缘,此时要分别一年多,他心里还是比较不舍的。

  带着和杜甫的道别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杜蘅四蹄着地,欢快地蹦跶走了。

  在路上,他还不忘八卦:“所以羲和到底是什么东西变成的?”

  临走前他就好奇向羲和打听了,谁想到羲和竟然卖关子不告诉他。

  看着这头驴子凑过来的大脑袋的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李白为杜甫的驴子的八卦心再次汗了一下,开口说道:“等你修炼得差不多了,自己去看她的原形到底是什么吧。”

  挂在李白马鞍上的剑晃悠了一下,发出了嗤笑声。

  “不是吧,卿平你都是剑形了还不忘笑话我?”杜蘅嘟囔着,一人一马一剑一驴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外。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单元结束了,下一章新单元《临江仙》,主要讲杜蘅跟李白卿平修炼发生的怪事

  因为杜甫守制时间有点长,所以下个单元前半部分他暂时掉线一下下,不过很快会回来的

  下章开始恢复日更

  第14章 临江仙 一

  汶水,是梁父山和徂徕山脚下的一座大江,此时正是清晨时分,水面蒸腾着雾气,四周秀美的林木都在乳白色的晨雾里若影若现,宛若仙境,而黛色的高山则如屏风一般沉默地伫立着。

  这个时候从雾气中传来一阵清脆的嘀鸣,一只毛色青翠的小鸟竟然分开云雾,从那山里飞了出来。像是呼应这只鸟儿的叫声,从芦苇荡中摇出来一页扁舟,船头立着一个披着蓑衣的老者,手里撑着长长的竹竿。

  那只翠鸟也不怕生,竟然停落在老翁的竹竿头上,冲着他一阵婉转地轻歌,还愉快地振动毛茸茸的小翅膀。

  老翁看到翠鸟,笑着说道:“你的主人又来照顾我的生意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穿着米色衣衫的少年走了出来,他容貌端丽,头上高高扎起马尾,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起来宛若菩萨面前的仙童一样玉雪可爱。

  “皋翁,载我过江。”也不知道少年用了什么功夫,明明站在江岸离小舟还有好几丈的距离,竟然如同插了翅膀一般灵巧地跳到船上。

  “今天也要下山采买东西吗?”皋翁问道。

  “是啊,今天师兄回来,我要先去买些好吃的。”少年说完盘腿坐在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包松子,递了一把剥好的果仁给好奇爬出来围观的皋瓮的五岁孙女,自己开心地磕了起来,“正好今天沿江镇上有十日一次的集市,我要早些去才能买到好货。”

  皋翁笑了笑,又和他说了些镇上新来的商贩和来自天南地北新奇的东西。

  这皋翁居住在江边,原本有个儿子,却在边关服兵役,只有书信传回来,儿媳妇前几年生了病没医好死了,只余下一个刚断奶的小孙女和他相依为命。

  皋翁白日里在汶水上摆渡,赚些摆渡的钱糊口,晚上哄睡了孙女芸芸之后,还要点亮一盏灯去江上打渔,一来二去就和没事来江边溜达的杜蘅混熟了。

  没错,那磕着松子还逗弄芸芸的少年,正是先前被杜甫送去跟随李白修道的杜蘅。李白性喜自由,不喜欢拘束在一地,但是在徂徕山和一群修仙的道友隐居,他把杜蘅安置在此地,让卿平教了他一些基本的修炼方法之后,就又潇洒地到处旅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