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孙起行闻言差点儿没绷住笑出声来,再生父母?您二位差五岁,万岁爷就是再怎么龙精虎猛,也不能有您这么大闺女。

  皇帝用白玉折扇敲了敲静嘉的脑袋,没好气道:“朕是真想知道,你这点子聪明都长在嘴上,脑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静嘉捂着脑袋不敢吭声,自打知道了温宪公主的事儿,虽说不知详情,可静嘉能感觉得出皇上没有恶意。

  除了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她面对皇上莫名没了原来那份铺天盖地的害怕。

  皇帝显然也感觉出来了,这才是他心情不错的缘故,瞧着外头天光放亮,他意味深长瞧了眼后湖对岸,不再多站起身来。

  “朕不拦着你的算盘,只要你心里清明自个儿到底要什么,别辜负了安宝赫一片心意。”说完他便往外走,虽然他已叫人清了周围的人,也不保证一定不会叫人看见,“明日申时来九洲清晏。”

  静嘉闻言,见他起身刚松的一口气立马又吊在半空,噎得她心窝子疼,她难得有些傻眼,这一回两回的,到底为什么?

  第18章 光盖被子不干活儿

  待得看不见皇上的身影,静嘉才吸气扶着柱子踉跄起身,没走几步杜若就小跑着扶上来。

  “格格……”杜若见静嘉这样,眼眶子止不住发红,“万岁爷为难您了?”

  杜若怎么都想不明白,皇上身为天下之主日理万机,为何独不肯放过她们家格格。

  格格都已经给自己下毒紧避着麻烦,好些子事儿还是避不开,她这才明白格格先前在头所殿时那句天恩难测什么意思。

  静嘉吸着气走了几步便缓过来了,她为了必祸对自己下狠手,倒是一点子委屈都无,见杜若这样也只是轻笑。

  “杜若姐姐可快收了这副模样,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刻薄你,你是知道我这苦巴儿的主子,再没人肯伺候的。”

  杜若被逗笑:“格格少打趣奴婢几次,奴婢就烧高香了。”

  她笑意还有些勉强,只心里也清楚这不是多说话的地方,再说时辰不早,横不能叫太后等着。她强打起精神,伺候着静嘉一起上了早叫小卓子打点好的乌篷船。

  坐在船上,静嘉拢紧了披风,细细寻思着皇上到底是何用意。

  若说皇上对她有心思,可提拔纳喇淮骏,还一次次盯着她配女婿的事儿,看着也不像。若只是对姐姐移情发了善心,这善意未免太频繁了些。

  皇上要叫她想清楚什么呢?她对自己六亲不靠的处境再清明不过,更不用说太后和容妃那边还有一锅粥样子算计,她进宫几个月比任何时候都清明,这是从狼窝进了虎穴,总归都是火坑。

  若想独善其身,她没那么多功夫可以浪费,须得赶紧挑个合适的夫家赶紧将自己嫁了才是。

  静嘉一路托着下巴思忖,天光已然大亮,她们往清音阁去是奔东,初升朝阳红灿灿的光芒温柔打在她脸上,清风偶尔吹起她蓄起的发帘,露出眉心不曾被人细瞧过的一点,素日里寡淡的脸色莫名多了股子惊心动魄的妩媚,只映在湖水中,随着碧波无声无息荡远。

  这美景隐隐绰绰也落在了等了好一会子的人眼中,他温柔的眸子随着湖水涟漪也泛起波澜,即便背着红霞也能看出熠熠辉光。

  静嘉扶着杜若下船便瞧见了树后的颀长身影,她脚步顿了下才上前:“请纳喇小大人安,您怎么在这儿呢?”

  纳喇淮骏虽有点紧张,语气还是温柔的:“万岁爷叫我过来取孤本,知老祖宗今日要听戏,我猜你会打这儿过,提前在这里等你。”

  静嘉了然,碧桐书院是存了许多旧朝就有的古籍孤本。

  她镇定下心绪抬起眸子看他:“小大人找我是有话要说?”

  纳喇淮骏这些时日意气风发,也得了纳喇夫人的应承,等人的那会子只恨不能立时就能与佳人剖白心迹,可叫静嘉清凌凌的眸子看着,他却嗓子发干,面上发烫,好悬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他死死捏住刀柄,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已经跟嫡额娘说过我……心悦大格格,她答应会跟阿玛说,让阿玛去求万岁爷恩典,给你我赐婚。今日嫡额娘也陪着老祖宗看戏,她一惯说话刻薄,若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别放在心上,都有我呢。”

  静嘉看着纳喇淮骏这情窦初开的样子,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既然嫡母刻薄,要娶她这么个泥潭里出来的,只怕他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从没有人这样明确的表示过喜欢她,哪怕弟弟更多也是在自己面前乖巧听话罢了,静嘉从小到大感受的更多的是恶意,她心里难受的是,她盼着这人拉她出去,却没办法报以相同的感情。

  “大格格?”纳喇淮骏见她不说话上前一步,脸色都急得有些红通通的,“可是……你心里不中意我?若你不愿意,我会等……”

  “小大人!”静嘉打断他的话,压下心里的莫名愧疚,唇角微抿出好看的笑容,“我静待小大人的好消息。”

  即便不能报以感情,若他能拉她出火坑,她也愿意付出一切自己可以付出的。

  算是明确给了答复,静嘉也不等纳喇淮骏回答,垂下眸子带着杜若匆匆往清音阁去。

  纳喇淮骏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她说了什么,向来沉静端方的他没忍住露出个略傻乎乎的笑,他转身贪恋地看着静嘉的背影,一直到彻底看不见这才捧着手上的檀木盒子往回走,脚步比来时不知轻快了多少。

  站在九洲清晏西面溪风阁三层的皇帝,这才将手中的铜鎏金錾花望远镜扔给孙起行,面上带着些意味不明的兴色,叫孙起行说,兴致勃勃却也不意味着高兴。

  他将英吉利商人呈送的舶来品妥帖收在黄花梨雕云纹的木匣里,细打量半天也没摸清楚皇上的意思。

  等回到九洲清晏,眼看着皇上是要准备批折子,孙起行抽着正和帝喝茶的空档试探着问:“万岁爷,您为何不跟大格格说明日小安塔拉大人要进宫见驾呢?若是大格格知道,定会感恩戴德的。”

  皇帝扫了他一眼:“她都把朕当再生父母了,还要怎么感恩戴德?朕看你这差是越当越回去了,你要实在躁得慌,朕送你去皇陵静静心。”

  孙起行听皇上这语气就知道不是真生气,只想起前阵子的事儿,讪讪的不敢再往下说。

  他这不也是为了万岁爷的千秋万代着急么?好容易有个叫万岁爷上心的,他总得弄清楚万岁爷心思,要真是有点子那什么,别说将人送龙榻上,就是他亲自去扛都行啊。

  虽说自打进了园子,万岁爷没少翻牌子,比在宫里勤快了不知道多少,可你不能光翻牌子,不干牌面上的事儿不是?

  好歹慎嫔还得万岁爷给脸叫了两回水,其他妃嫔来了,叫水的时候少之又少,好些时候就是光盖被子不干活儿,敬事房总管都着急上火,隐晦提醒他这么着不成。

  要知道敬事房总管是要跟老祖宗禀报的,若是叫老祖宗知道万岁爷对床榻之间的事儿消极怠工,他这个乾清宫大总管也就快当到头了,少说也是叫老祖宗收拾个柳绿花红。

  他急得没法子又不敢多嘴,寻思了几圈儿就跟御膳房递了口风,有两日万岁爷膳桌上好些都是补(壮)身(阳)子的东西。

  皇帝是谁啊,打眼一看就明白了,第一天没说什么,第二天孙起行屁股就遭了秧,挨那一脚踹到现在还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