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哎呀,这是怎么了”

  许氏道:“你快给侄儿媳妇看看,她和江姑娘遇上劫道了的。”

  卫老六忙问怎么伤的,江岁安告诉他,月娘被砖头砸中了。

  听说是砖头,不是刀剑一类的,卫老六稍稍放下心,他把几人让进屋里,细细查看了月娘的伤势,对她们道:“万幸万幸,受了点皮肉伤,没动到骨头。”

  月娘白皙的手臂上被砖头剐了好几条口子,已经肿了起来,青红青红的,瞧着十分吓人,月娘低头,默默流泪。

  “会不会留疤啊”许氏担忧。

  卫老六道:“敷些药,仔细养着,许是能好。”

  那就是很有可能留疤了,江岁安愧疚道:“都怪我,要不是我家毛驴跑错地方,月娘也不会遭这么大的罪。”

  月娘连忙摇头,用另一只比划着,许氏替她说道:“江姑娘,这怎么能怪你分明是那劫道的错。”

  “那劫道的有几个人”卫老六皱眉问:“你们在哪遇见的可看清了他们的模样”

  “劫道的就一个,蒙着面,听声音仿佛是个少年郎,我们是在村子往西边那片矮树林遇见的。”江岁安仔细回想了下,答道。

  少年郎卫老六得眉头皱得更紧,心中担忧:外头的世道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吗

  他写了几味药材,让许氏到家里的药材柜里找找,给月娘外敷,自己则面色凝重地去找他堂哥卫里正。

  许氏拿着药方犯了难,山上能采到的药材越来越少,家里的药材十分紧缺,有些甚至已经没有了,比如药方上的防风和桂枝。

  江岁安见许氏迟迟没有抓药,稍一思索,便想到了她的为难。

  月娘是为了帮她而受伤的,要不是在外头用仙泉水太扎眼,江岁安恨不能立刻治好她的伤,不让她留疤。

  眼下有了帮忙的机会,她立即道:“六婶子,我家有药材,你需要什么,只管跟我说。”

  许氏眼睛一亮,对呀,江岁安是做药材生意的,防风和桂枝又是常见的药材,她家应该有。

  她把方子递给江岁安,江岁安看了,上头的药材家里都有,便对她们道:“六婶子,您陪月娘坐坐,我回家拿药材来。”

  说完,片刻也不耽误,骑上小毛驴出了卫老六家。

  不少人等在卫老六家门口,想打听劫道的事,男的都让卫老六给喊走去找里正了,女的有的跟着去了,有的还留在门口。

  看见江岁安出来,留下的人都围了过来。

  江岁安惦记着月娘的药,但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又不能撕破脸嫌她们碍事,只得高声同众人道:“乡亲们莫慌,那劫道的是个孩子,卫六叔已经去找里正了,想必很快就能拿个章程出来。卫大儿媳妇受了伤,我赶着去抓药,还请乡亲们帮帮忙,让下路。”

  她这么说,但凡有点良心,也不好意思再挡着路,唯有马氏还想拦着问话,却被人故意推了一下,要不是小马氏扶着,险些摔个趔趄,当下生气地左右张望,想找那推她的人,便顾不上阻拦江岁安了。

  江岁安骑着毛驴,飞快地穿过人群,一路奔到家里。

  她跑到后院,打开地窖,按着方子抓药材,每样药材都选成色最好的,用纸包了六包。然后她找出一个小瓷瓶,洗干净,倒了两滴仙泉水进去,又倒了许多干净的井水,晃了晃,混在一起,等会儿也拿去给月娘敷,肯定不会留下疤。

  之所以往里头掺水,是因为直接用仙泉水的话,月娘的伤眨眼就能好,怕是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把药包和药瓶装在小毛驴身上的褡裢里,江岁安又来到卫老六家。

  许氏接了药包,拆了一包放进碾药的碾槽里,碾得细细,给月娘敷上。

  哪个女人不爱美,月娘看着胳膊上难看的伤痕和药草,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江岁安掏出装了仙泉水的药瓶给月娘,温声叮嘱道:“这是我家祖传的祛疤药水,你早晚各涂一些在伤口上,保证一点疤痕也不会留下。”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她撩起袖子,露出白嫩的胳膊,有模有样地道:“我以前手上拉了一条大口子,就是敷这药,你看,现在一点伤痕也没有。”

  月娘信了,眼泪渐渐止住了,接过药瓶,“啊啊”两声,谢过江岁安。

  许氏找出块白纱布,替月娘把药草略包一包,和江岁安一起,送月娘回家。

  第二十六章 穷是好事(端午加更小剧场)

  冬瓜屯外头有劫道的事,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此时,里正家的堂屋里坐满了人,连院子里也站了不少人,男人、女人、大叔、大婶......乌泱泱地都来了,神色或焦急、或不安、或生气地说着这事。

  卫里正和卫老六屋里的炕头上,被大家吵得头疼。

  “要我说咱们赶紧报官把,而且现在起就不许任何人进出村,外头的人来一个撵一个!”

  “这也说不通呀,咱们屯是出了名的穷,这劫道的怎么就冲着咱们屯来呢”

  “哎,外头的世道不知道乱成什么样了,我听戚二大爷他家的三叔叔家的大侄子说县官都跑了,县衙都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卫里正灌了一大口茶,清了清喉咙喊道:“行了行了!都别说话,听我说。”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眼巴巴地看着他。

  “劫道的事没你们想得那么严重,听我大儿媳妇和江姑娘说,那劫道的是个半大的小子,连兵器都没有,拿砖头砸人。”

  听到这里,有人送了一口气,人群原来的那种恐慌和焦躁,也平复了许多。

  卫里正接着说道:“一会儿我儿子卫兴和卫习,还有于成,他们三个去探道,把那劫道的娃子抓了,带回村里审。你们要是有胆子的,可以跟他们一起去,要没胆的,趁早回家躲起来吧。”

  这人呀,就是受不得激,里正话音刚落,就有人嚷嚷道:“我熊三儿可不是缩头乌龟,算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