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历史]大汉首辅_36(2 / 2)

  刘据关心地问:“你有把握吗?要不要我帮忙?”

  “当然要。”张贺扳手指数道, “我需要太子殿下帮我三件事, 找到一面透光的纱质屏风, 找到一些质地好的牛皮,到少府借几位心灵手巧的工匠。”

  “这些都没问题。”刘据嘱咐陶令,太子一开口, 很快就把这三件事都准备好了。

  张贺按照自己记忆中皮影戏人物的风格, 又融合了汉代出土文物里的画像砖上人物的风格,首先在牛皮上用笔勾画了一个美人的轮廓,这个美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连眉目都被张贺细细勾画了。

  画好之后,张贺让工匠将皮影美人按照轮廓剪裁好, 又在五官和衣服纹路上做出精巧的镂空,然后用不同颜色上色, 最后在上面涂了一层清漆,这样就将皮影的色彩固定下来了。

  接着张贺按照同样的步骤, 还做了亭台楼阁和花草树木。每个装饰都在下面用一根小木棍缝制在一起, 方便晚上表演时可以用手拿着,而对于“王夫人”的工序则更为复杂, 手脚、脖子和腰都由细线连接, 而细线顶上连着不同的小木棍, 可以作为提线傀儡使用。

  刘据是第一次看这些东西,他好奇地拿起了几件在手里把玩:“那个李少翁昨晚就是用这种东西来骗父皇的吗?”

  “是的。”张贺点点头,“用灯光将它的影子投射在纱幔上,看起来就好像活人的影子在纱幔中移动一般。”

  “原来还能这样。”刘据很是聪慧,一点就通,“难怪你要我去找那会透光的屏风,那你晚上要怎么才能做到和那家伙一样神乎其神?”

  “这个就要我们接下来去披香殿具体布置一番了。”张贺笑道。

  刘据让陶令将皮影都收在一个大箱子里,由两名侍卫抬着一起去披香殿,他还带了其他侍卫,一到披香殿,就让这些人将主殿的几处通道都封锁了起来,不准任何人进入。

  “你放心,我已经让人看护此处,不会让别人进来窥视我们。”刘据说,“那几个问少府借的工匠也请他们暂且留在太子宫做客,不会将你的准备情况透露出去的,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李少翁捣乱了。”

  不愧是太子,小小年纪想得比我这个现代人周到多了,张贺不无佩服地想着。

  主殿在王夫人亡故之后就尘封了起来,里面大部分的物品都搬空了,偌大的空间看起来空荡荡的,有股人去楼空的凄凉。

  半透明的白色纱质屏风就摆在正中,张贺让人在它周围再挂上了三重纱幔,这样看起来就影影绰绰非常有距离感了。

  “在屏风两个边脚处放置博山炉,晚上换上烟雾比较浓郁的香料。”张贺继续吩咐,这样就有了舞台干冰的效果,接下来就是灯光了。

  张贺在屏风后面走了几步,用手比划了一块地方:“在这里放一个枝状灯,要保证照明,别的地方只要那种铜制的荷花底座灯,不用太亮。”

  再来点彩色灯光增加舞台气氛吧,想着张贺又让陶令给他去少府要了十几个彩色灯笼。

  做完这一切,他附在刘据耳边,如此这般地小声说起了话来。

  终于等到夜幕降临,天际的星子也愈发闪亮,穿堂的夜风从大殿外呼啸而过,却卷不起层层纱幔。刘彻一早就坐在方帐里等候,今晚二皇子刘闳也来了,正一脸好奇地坐在刘彻旁边。

  刘闳还是张贺哄过来的,需要借他一用。表演正式开始。

  有人在庭院里吹着哀伤的陶埙,在这如泣似诉的伴奏中,博山炉里的烟雾随着香料的增加而愈发浓密了起来,一时间整个房间里烟雾缭绕,从屏风的后面出现了三座仙山,那是汉代传说中的蓬莱、博山、瀛洲三山,也是博山炉上表现的三神山。

  陶令整个人都趴在屏风下面,朝上面举起缝制着山形皮影的小木棍,而刘据在一旁推过来一个绿色的灯笼,那个灯笼被摆放在特制的木架上,当它出现在屏风边缘的时候,幽幽的绿光将仙山变成了草木葱郁的绿色。

  张贺自己则站在搭建在屏风后面一个高耸的木台上,这个木台做得比屏风略高,高处垂下来的是厚实的布帘,刚好将他和木台都藏匿在了黑暗之中。

  张贺身边摆放着各种小道具,他从一个漆盘里倒下一大堆花瓣,花瓣在屏风后面飘落成雨,张贺又在上方点亮好几盏红色灯笼,那红光将花瓣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张贺将一个密闭的小盒子打开,里面装着一堆香气扑鼻的栀子花,当盒子打开的时候,里面的香气也传递过来。同时刘据将几只装在笼子里的鸣禽释放出来,一时间从刘彻那边看过去,就是屏风后面的世界,仙山云遮雾绕,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