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节(2 / 2)


  除了太子丹河张允以外,另还有两人分别叫燕北瞿容,这二人一明一暗,俱是太子丹的心腹谋士。

  这二人见了玉玺血诏,也是激动得满面红光,自我介绍过,和韩菀连连说了好一阵的话,最后不禁嗟叹:“韩君真真仁义君子也!”

  真让人感慨且敬佩啊,这世上能有多少人,能为了社稷天下黎庶百姓而置自身安危及家小都不顾的。

  这不是一时热血上涌的决定,而是足长达几年,步步凶险且谨守不变的信念。

  太子丹也叹:“韩君之胸怀,孤敬服。”

  众人嗟叹一番,又安慰了面露几分黯伤的韩菀,由于时间紧迫,很快就开始商议正事了。

  这商议的对象,正是刚刚正式相投的韩菀以及韩氏。

  太子丹沉吟片刻,对韩菀道:“若家主愿意,孤即命人护送汝等返信。”

  其实昨日商议并非如此,但由于玉玺和血诏,他临时多给韩菀一个选择,若她愿意,即可立即脱离旋涡。

  有太子丹渠道和信王庇护,遁离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韩菀沉默片刻,最后很坚定摇了摇头:“谢太子殿下.体恤,元娘并不想就此离去。”

  遁离即等于舍弃韩氏,这并非韩菀意愿。

  信国是退路,退路之所以叫退路,是最后才走的,迫不得已实在无法坚守才不得不选择撤退用的。

  韩菀要保住韩氏,保住父祖和自己的心血。

  产业挪不动,人员无法撤退,杨膺李翳布置的天罗地网仍在,并且在一步一步绞紧。

  她却是决心拼尽全力要在郇王手里挣出一条路的。

  另外再有一个。

  很重要的一个。

  父亲去世后,偌大韩氏即如莬丝浮萍,左右寻找欲依靠,最后却靠上了杨家这一匹饿狼,终究还是缘于自身不稳。

  现她既已将玉玺血诏托与信王,何不就此拼一把?争取多建些功勋,以期日后自己从根本上立起来。

  自己便是靠山,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否则,今日有襄平杨侯,来日也会有李侯赵侯。

  这是危险,也是机遇。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时候。

  综上二者,韩菀没想过走,她必须留下。

  至于后续要怎么做,这几日和一干心腹闭门商议,她辗转反侧思索,她心里有了个火中取栗的主意。

  不过韩菀没急着说,她想先听听太子丹意见。

  太子丹就道:“既然你不愿,好!”他抬头看韩菀:“以进为退,险中求存,你逆流而上,佯装不堪杨膺逼迫,毅然投向郇王如何?”

  这是他们昨日商议的结果。

  实际上,对太子丹等人乃至背后的信王而言,韩氏深植郇国枝干庞大,就这么放弃送给了郇王,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需知信与郇,乃中原乃至关东诸国中,国力以及军事最强的二国。将来,这郇国必会是信王逐鹿中原的第一个强劲对手以及最大的绊脚石。

  若韩菀能够将势就势,破险寻机,佯装不知背后主谋是郇王,装作被杨膺李翳逼得走投无路选择直接倒向郇王,继而成功潜伏,韩氏将会给他们在布置和刺探情报还有其他方面增添非常大的助力。

  既然韩菀不愿遁离放弃韩氏,那正正好,太子丹便将他们昨日商议的结果说出来。

  他道:“我们的人会全力协助你。”

  他们评估过,这等情况下,郇王很可能会缓和下来的。

  郇王若无顾忌,他就不会这般曲折迂回,倘若能不用刚烈手段便能得到韩氏,那当然是更好的。

  顺利的话,韩菀及韩氏很可能会进入一个观察期。

  至于能不能顺利通过这个观察期?通过后能不能走远,能不能尽可能地打入郇国核心,这个就看韩菀的手腕了。

  当然,这些说得有些远了,上述一切都得顺利投了郇王再说。

  “若投郇王,可通过太师公羊夷。”

  公羊夷是王师,还是从国丈,投他就等于投郇王。

  这么些年下来,太子丹对郇国乃至郇国重臣们,乃至郇王本人,都恨下了一番苦工的,了解不可谓不深。

  他估摸了一下:“应有七分成数。”

  成功率,太子丹判断在七成左右,他看韩菀:“元娘以为如何?”

  韩菀点头:“甚好。”

  太子丹的破局之策,乃至后续间谍之谋,和她想的正好一样。

  唯一有点差异的,就是通过相投的人选她还没确定,公羊夷还只是备选之一。

  现在不用想了,太子丹对郇王乃至郇国朝廷的了解,肯定远胜于她,那就是公羊夷。

  若没有成功投了信国,若没献上玉玺血诏增加自己的分量,韩菀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法子的。郇王无义,不择手段,相投不亚于虎谋皮。

  现在前面铺垫一切顺利,太子丹计策安排也与韩菀所想不谋而合,她毫不犹豫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