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集(2 / 2)

  李田:御使沈大人,我是李田,大王已登舟北去了。

  沈虎子:李大人你是说大王已经走了?

  李田:是的,估计大王已经到拱震桥了,他夸奖你一片忠心,叫你等他归来,他要嘉奖你呢。

  沈虎子:大王啊大王,沈虎子对不起你,我先走一步,我们君臣在奈何桥上见面了。

  沈虎子挥剑斩断绳索,人从空中落下,众人惊讶不止。

  沈虎子:我没死?!

  七八个军士拉着渔网大笑。

  围观人群:哈哈哈!

  李田上前扶起沈虎子,沈虎子瞪着双眼不解。

  沈虎子:我没死?遇到神仙啦?

  李田:大王知道你一定会割绳子的,要我用渔网在下面接住你,大王就是神仙啊,哈哈哈!

  众人:大王万岁!

  12、大运河(外 白天)

  一条官舫在运河内行驰,钱弘俶站立舫头四下观望, 孙承佑、沈承礼文武二臣站立两旁。

  孙承佑:钱王你知识渊搏,跟我讲讲这大运河好吗?

  钱弘俶:这条运河是中国的伟大工程。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所以又叫京杭运河。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三千八百多里。它从吴王夫差筑邗江城,沟通了江淮水道,到隋朝大业元年,拓宽挖深至阳渎和通济渠,只到大业六年拓宽浚深江南运河,才到达杭州。

  孙承佑、沈承礼:啊,真了不起。

  钱弘俶:估计这条京杭运河,应是天上人间 最长的人工河了。

  官舫渐渐去远。

  歌声起:

  江南的国王江南的事,

  江南的风光江南的情;

  五代十国多灾难,

  东南佛国泽黎民。

  13、汴京近郊三里亭(外 白天)

  赵匡胤率赵光义、赵普、曹彬、陶谷等文武百官排列于亭外,远处隐约可见军马走动沙尘飘扬,一旁可见宋字旗时隐时现,暗藏杀机。

  孙承佑、沈承礼紧随国主钱弘俶左右,一行人在“吴越”旗引导下,缓缓来到。宋朝欢迎官员排列两旁,钱弘俶撩开车廉走下马车,走向赵匡胤。

  钱弘俶:吴越国钱弘俶拜见宋皇!

  赵匡胤:爱卿不必多礼。

  赵匡胤急步扶起将要跪拜的钱弘俶,挽着他的手,乐呵呵地把赵光义和群臣一一介绍给钱弘俶。

  孙承佑、沈承礼二人上前叩见宋皇并向前来迎接的宋朝官员拱手致谢。

  14、夜宴(内 夜)

  盛况空前的宴会在宋王宫进行,宴会大厅座无虚席,北方杂耍,江南弹唱目接不暇,宋朝君臣频频敬酒,吴越宾客起立致意。席间赵光义看着钱弘俶对曹彬耳语,曹彬连连点头,曹彬面露杀气地看着钱弘俶,赵匡胤全收眼底。

  15、晋王宫(内 夜)

  赵光义、曹彬、曹寅等人围坐。

  曹彬:晋王,皇上心慈手软我等理解,这次钱弘俶来到京城一定不能让他活着回吴越国,整个吴越国像一只烦人的苍蝇,这钱弘俶就是苍蝇的头,没了钱弘俶,就等于苍蝇没了头。

  曹寅:叔父说的是,这次一定不能让钱弘俶活着回去,请晋王做主。

  赵光义:皇兄这次主修友好,想和平收复吴越国统一天下,正如陶谷所云,吴越国是个米粮仓,统一天下不能没有这米粮仓,所以这次尽量不谈国事,陪他玩玩看看,表示我大宋吞吐世界的气魄与宽容,明天第一站是汴京铁塔。

  曹彬:晋王,作为大宋太祖气纳天下没错,可就钱弘俶真的留不得,你是太祖弟弟,你要为你皇兄着想,要了解他的雄心壮志,让他做统—天下第二个秦始皇而垂千古。

  赵光义:你噜苏什么,有话直接说,难道让我出手杀了钱弘俶?

  曹彬:晋王息怒,小将是想让你在参观铁塔时,将钱弘俶推下去,让他不幸失足。

  16、汴京铁塔(外 白天)

  汴京铁塔犹如一根擎天柱,它拔地刺空,风姿峻然。风铃在空中叮当作响,白云从眼前悠悠飘过。

  赵匡胤、钱弘俶、赵光义、赵普一行开始登塔。

  赵匡胤:这铁塔十三层,高近二十丈,是放舍利子用的,说它铁塔并非铁铸的,它其实是砖木结构的,因为它通体遍砌铁色釉面砖的缘故。

  钱弘俶:此塔令人感觉雄伟庄严,十分壮观。

  众人走近塔身仔细观望。

  赵普(对钱弘俶):你看塔身上的画,有佛像、麒麟、降龙,花鸟,画得十分精致。

  钱弘俶:啊,真了不起!

  赵匡胤:听说你的家人在宝石山上造塔,也很高,十一层,叫“保俶塔”是吗?

  钱弘俶:那是我娘舅他们…

  赵匡胤:你娘舅好嘛,在山顶造塔,可以俯视整个西湖,这一来杭州不是又多了一道风景线了嘛,好,好!将来朕到你吴越,一定要上去看看,听说宝石山上还有一个“蹬开岭”,是武肃王射潮的时候留下的,对吧?

  钱弘俶如释重负,已急得一头大汗。

  钱弘俶:是的,是的。

  赵匡胤:我这个人喜欢登高,特别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登高以后,会眼前一亮,会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你说是吗?

  钱弘俶:是的,是的。

  17、塔内(白天)

  行至五层时可见开封市街道,到七层时可见护城大堤和农田,当爬到九层时,众人停了下来。

  赵匡胤:尚父你看,那就是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钱弘俶:宋皇,登塔看天下,真如步入神仙幻境,心胸突然开阔,真所谓“我欲何求”啊!

  赵匡胤(故意听不懂):其实这里风景不算好,只是蹬高望远而已,我马上陪你去汴河,那河是隋炀帝开凿的举世闻名的大运河,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乡镇林立两岸,一片繁华景象,你听说过《清明上河图》吗,画的就是那个地方。

  钱弘俶:弘俶略有所闻。皇上,你国事繁忙,这样陪我会不会妨碍你处理国家大事?

  赵光义插进赵匡胤与钱弘俶之间,手扶钱弘俶肩背。

  赵光义:你乃大宋尚父,我兄弟二人陪你游玩也是难得,你就安心地玩吧。

  赵光义说罢使劲压钱弘俶,大有将钱弘俶推下铁塔架势,钱弘俶双脚铁定。

  钱弘俶:谢谢晋王与皇上一凡心意,钱弘俶心领了。

  赵匡胤似觉不对,急忙伸手抓住钱弘俶。

  赵匡胤:尚父不必客气且听我说,我们请你来京,陪陪你游览一下大宋风光,这也是大宋与吴越国修好的大事,走,现在就去汴河那里,看看我们的“北国江南”。

  赵匡胤手拉钱弘俶向楼下走去。

  钱弘俶:谢皇上。

  赵匡胤发现钱弘俶额头在出汗。

  赵光义摇摇头,做出—个无可奈何的表情,随之跟下。

  18、汴河(外 白天)

  汴河碧波千顷,宛如银链,阵阵秋风吹过,波涌浪卷,芦花飘拂象撒在银镜上的浮花,北国风情,分外优雅。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与钱弘俶、孙承佑一行乘船来到汴河。

  赵匡胤心情特好,拉着钱弘俶的手,二人站立船头。

  赵匡胤:尚父,你看这桥、这两边的茶楼店铺、这过往的行人多热闹,象不象你们江南呀?

  赵匡胤一声声尚父,钱弘俶受宠若惊,一时失态,急忙回话。

  钱弘俶:象,太象了,太…太象了。

  赵匡胤:尚父,想不到北方亦有如此江南之繁华小镇吧,这里每到清明时节,杏花杨柳,更是美不胜收,上河者应市百姓络绎不断啊。

  钱弘俶:真是大开眼界啊。

  游船顺水而下,仿佛在空中飘过。

  赵光义在舱内喝酒,面色难看。

  19、马球场(外 白天)

  赵匡胤、钱弘俶、赵光义、赵普、曹彬一行五人,身骑骏马,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丁字形长杆球杖,走进绿茵草地。

  赵匡胤:打马球是北方人的传统风俗,是上层人士在过年过节或者欢迎贵宾的时候少不了的活动,有男有女,十分热闹,。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僖宗皇帝都喜爱马球,在军队里,我们也鼓励打马球,培养士兵的灵活作战的能力。

  钱弘俶:打马球活动在南方比较少,我们家族因为人丁兴旺,祖父在端午、重阳的时候,常常和子女一起打马球,我的水平不高,请宋皇别见笑。

  马球场四周已排满了士兵,士兵身后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随着一阵击鼓声,打马球开始了。

  赵匡胤喊了声“上!”跃马冲向红球,赵光义、钱弘俶拍马跟上。霎时马球场上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数匹马急速奔跑,又狂野转身。

  赵匡胤人马特写

  钱弘俶球杖特写

  赵光义看着钱弘俶雄姿一副不乐意的脸部特写

  赵匡胤匹马在前,挥杖将球打进球门。

  巨大的马球场,数匹狂奔的骏马,无数士兵和百姓挥臂呼喊着。

  歌声:玉勒千金马,

  雕文七宝球。

  鞑飞惊电掣,

  伏奋觉星流。

  赵匡胤、赵光义、钱弘俶在歌声中各显威武,一个个争前恐后。

  孙承佑、沈承礼一旁私语

  孙承佑:这哪里是打马球?

  沈承礼:当然不全是,这是意志的较量。

  孙承佑:要不要暗示国主让他们兄弟一球?

  沈承礼:怎么示法?

  孙承佑:这,这,这怎么办呢?

  球场中钱弘俶一个迟疑,赵光义抢进夺球而去, 球杖在钱弘俶头上飞过。

  沈承礼:看!国主让球了。

  孙承佑;好险呀,如果国主不让球,只怕脑袋就给人家刮碎了,啊,菩萨保佑国主平安!

  场外锣鼓齐鸣,赵匡胤、钱弘俶、赵光义三人立马抱拳相互致意, 赵匡胤瞪了赵光义一眼,赵光义低头看着球杖,似有内疚。

  20、桥西狩猎场(外 白天)

  赵匡胤、钱弘俶、赵光义、赵普、曹彬、孙承佑一行数马驰来。

  赵匡胤:今天天气特好,大家随意打。我今天要为尚父打一只狍子,这在南方是吃不到的。现在分开。众人拴马。

  钱弘俶:宋皇我随你一路好吗?

  赵匡胤:听说尚父箭法特好,得武肃王亲传,我也好一睹你狩猎风采啦。

  二人边走边聊,突然一只雉鸡横穿小路,赵匡胤随手一箭,然后走过去,从草丛中拎起一只又大又好看的雉鸡

  钱弘俶:宋皇好箭法。

  赵匡胤望见远处有一弓箭手正瞄准钱弘俶,他急忙上前用身体遮挡。

  赵匡胤:行武出身嘛,打两只雉鸡算不了什么,走,前边可能有狍子啦。

  钱弘俶:是吗?

  赵匡胤:你看。

  赵匡胤随手折了一根小树枝,向地下戳了戳。

  赵匡胤:你看,这是狍子的大便,估计走过去时间不长,多则半柱香功夫。

  赵钱二人走了一会。

  赵匡胤:你看前面,爱卿看你的了。

  一只狍子正抬头张望,钱弘俶随手一箭,狍子向前跑了两步,一跤摔倒。

  赵匡胤:好箭法!

  钱弘俶笑而不语。

  赵匡胤:听说当年堵击黄巢先头部队时,你祖父钱镠,只一箭就射死一个黄巢的先锋官,逼迫他们不得不退兵,多豪气呀。

  钱弘俶再次一笑,隐约可见密林中有士兵遣行。与此同时赵匡胤也发现了一切

  赵匡胤:尚父,走,我们今天只打猎,不谈国事,光义!

  赵光义:皇兄

  赵匡胤:你们在此等待,我与尚父要打个痛快,别前呼后拥的跟我们。

  赵光义:是!

  钱弘俶:宋皇...

  赵匡胤:尚父走!

  赵匡胤拍马向前,钱弘俶随后,瞬间不见人影。

  21、释馆(内 夜)

  钱弘俶、孙承佑、沈承礼君臣喝茶议事。

  孙承佑:国主,你说赵匡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说是要你来议事,三天过去了,什么也没说,家里可急死了,怎么办呀。

  沈承礼:是呀,家里急死了,我也急死了,难道国主你不急?

  孙承佑:玩倒没什么,我只觉得有点暗藏杀机。

  沈承礼:赵光义怪怪地

  钱弘俶做了一个手势,阻止了孙沈二人,让他们小声点,谨防隔墙有耳。

  窗外—个人影闪过,三人立起,孙承佑走向窗口静听一阵。

  钱弘俶:来,大家坐下喝茶,我还是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22、书房(内 夜)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曹彬议事。

  赵匡胤:我说什么呢,我什么也不想说,光义啊,你们冷静一点好不好?

  赵光义:皇兄…

  赵匡胤皱眉,似要发怒。

  赵光义(改囗):万岁息怒,臣以为现在该是摊牌的时候了。大家心急嘛。

  赵匡胤:什么大家心急?我看就是你急,我们把人家请来,马上跟他说,你吴越国投降吧,你不降我们就要打过来了,就置你于死地啦!是吗?

  曹彬:万岁,臣以为我们已仁至义尽了,给他的面子也够大的了,明天总可以和他谈国事了吧?

  赵匡胤:大胆曹彬,朕要你来安排!你是不是几天没打仗手痒啦?

  曹彬:万岁,臣不敢。

  赵匡胤:嘿!你们都给我听着,如何一统天下,朕自有主张。

  众人:是。

  赵匡胤:你们长着脑袋是干什么的?你们想想看,吴越国从钱缪开始八九十年,祖宗三代出了五位国王,为什么江山不变...而我们中原呢?走马灯似的,五十三年就换了十三个皇帝,为什么?说呀?十国中有谁能和他相比?这些年他们把吴越国建设得像天堂一样,一片和谐景象,我们宋朝呢?还有千千万万人饿肚子呢?如何对待吴越国的事,从今天起,你们全给我走远点都闭嘴!

  众人相视无言。

  赵匡胤:钱氏治国有方啊,他们的口号是“保境安民”,这口号谁提得出?哪个朝代、哪个国王会这么想?这么做?钱氏三代五王,爱民爱国,他们不想打仗,也不想称霸,谁能做得到呀?

  众人相视无言

  赵匡胤:曹彬,不信你带兵去打呀,他们十万精兵加上全民皆兵会跟你拼的,保你有去无回,信不信?打南唐…我们是怎么过长江的?润州、常州一带是谁平乱的,南京城是他先进去的,忘啦?你们知道我大宋国库有多少粮食吗?没有啦,北方一片荒芜,到处是饥民啊...

  赵匡胤一阵心酸,众人低头不语。

  赵匡胤:吴越国呢?他国库有十年余粮啊!市上斗米只卖五文钱,你们知道吗?

  众人(求饶):皇上。

  赵匡胤:我还不想一统天下吗?老实说,我做梦也在想。但这个时候,我们的头脑是热不得的,为什么?杀了一个钱弘俶行吗,你们回去想想吧,我们将来是不是也存在一个保境安民的问题呀?一统天下是急不来的嘛。

  众臣:是, 皇上…

  23、释馆(内 夜)

  钱弘俶:急不来的嘛,说实话,我还想不好如何与赵匡胤对话。我是既想知道他用意,又怕触及这个实质问题。所以,他糊里糊涂不说,我也糊里糊涂不提。

  孙承佑:我觉得赵匡胤这个人还不错,只是他那个弟弟有杀气。

  沈承礼:我也有这感觉,国主说得对,“盖子”还是不打开的好。不过,我认为在国主和他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不妨试探试探,心里也好有一个准备嘛。

  王公公(画外音):吴越国王钱弘俶,皇上明天和你去金池钓鱼,请作准备。

  孙承佑:国王,赵匡胤要你和他单独钓鱼?我看去不得。

  钱弘俶:去不得?

  孙承佑:是的,万万去不得,你想这“单独”... 大有文章,万一国主出了事,是死无对证,不是吗?

  钱弘俶:不,我想他乃堂堂大宋皇帝, 岂会做出如此鸡呜狗盗之事,切不可以小人之见,度君子之腹。

  沈承礼:国主,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还是小心一点好。

  钱弘俶:以二位之见,我该如何小心啊?

  孙、沈:这...

  钱弘俶:二位将军,你们好意我领了,问题是:第一情况也许没那么严重,赵匡胤他让我来京,是天下老幼皆知的事,我想他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讳,暗害于我,若真要害我,他早下手了,何苦“画蛇添足”呢?笫二,我既然来了,早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横是一刀,竖也是一切,你们说我逃到哪里去,回吴越国?那不是引火烧身烧国吗?

  沈承礼:国主说的是,你一离这里,他们枉加罪名发兵我吴越国,一场恶战就不可避免。

  孙承佑:还是国主想得周到。

  钱弘俶:如今我是重担在肩毫无退路的呀,为了我吴越国百姓,就算我丢了性命、失了国主,也要保护我吴越百姓平安,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弘俶也在所不辞。大家别说了,品茶,这可是我祖父爱喝的天目青顶啊。

  孙、沈:国主...

  钱弘俶似觉窗外有耳,改了话题。

  钱弘俶:你们说这临安青顶茶好,还是黄山毛峰好呀?

  孙承佑:国主...

  钱弘俶:你是武官不会品茶, 沈承礼你说呢。

  沈承礼(不解地):国主...

  钱弘俶:让你说你就说嘛。

  沈承礼:是这样的

  (窗外黑衣蒙面人贴耳细听)

  沈承礼:黄山毛峰采摘于每年清明谷雨期间,取其肥壮嫩芽,由手工炒制,此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而天目青顶外形紧结略扁,形似雀舌,叶质肥厚,银毫显著,色泽深绿,油润有光;冲泡后,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是吗?

  钱弘俶:好,说得好,说到天目青顶,我想起一首诗:

  百花逢春未敢花,

  万绿丛中抬琼芽;

  临安真是神仙境,

  铁皮石斛青顶茶。

  孙、沈:好诗好诗。

  钱弘俶:明天要陪宋皇去金池钓鱼,今天早点休息吧(用手指指窗外)。

  孙、沈:(二人由不理解到连连点头)国主晚安。

  (窗外黑衣蒙面人离开)

  第三十七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