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集(1 / 2)





  1、河北大名府 日

  赵抃车队一行,从契丹国访问回国,历经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

  赵抃车队一行刚进大名府,相关官员早已在此等候。赵抃刚下车,大名府官员就向赵抃旨意,英宗皇帝:“授予赵抃为天章阁侍制之荣誉。并任命赵抃为河北都转运使,即刻到任,不必回朝中任职。”

  赵抃接旨后,连连“谢恩!”

  (旁白):“治平元年(1064)正月,宋英宗任命赵抃为大宋使节,出使契丹国,完成任务后,赵抃回汴京路经河北大名府时,意外地接到英宗皇帝的旨意……”

  2、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

  赵抃上任不久。一天,他正在审阅公文时,毛彦志匆匆进来,向赵抃禀报:“老爷,刚接到禀报原定要视察大名府的库房,却遭到贾昌朝的拒绝。”

  “哦,”赵抃沉思着……

  毛彦志又说:“他派手下人向老爷传话,‘以前的都转运使从未有过视察大名府府库的事。赵公来视察府库,就不见得合适了。我看还是免了吧!’这明摆拒绝老爷的视察。”

  赵抃默默地点了点头:“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论年纪,他比我年长十岁,论资历,贾公曾经担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宰相,在他眼里我赵抃确实是他后生晚辈。”

  毛彦志不满地:“他,无非在摆老资格,不肯掉价,故而不肯接受检查。”

  赵抃理直气壮地说:“请转告贾公,都转运使视察各地库房是朝廷的旨意,也是都转运使的职权,是皇帝陛下赋予的。”他又缓和的口气说:“大名府有贾公在,本官自然是放心的。不过,如果不检查大名府的库藏,而去查其他州郡,人家是不会服气的。所以,望贾公以国事为重,大名府还是以检查为好。”

  “是。”毛彦志回应道。

  3、府库 日

  赵抃一行带着相关官员来府库检查,贾昌朝无奈地陪同赵抃检查……

  (旁白):“赵抃是一个忠于职守,不肯马虎的人。虽然,贾昌朝十分的不快,但也只好自己生生闷气,无可奈何。而赵抃此举也给大名府留下佳话。”

  4、河北都转运使官邸 日

  赵抃正在看着各州郡的公文,越看双眉越紧锁。

  此时,通判进来送上公文。赵抃便问:“关于因未按时完成招募义勇军之事,受罚的官员人数……”

  通判道:“按照当年仁宗皇帝下诏各地招募义勇军人员,未能限期完成任务,受到流徙两年处罚的州郡官员达八百余人……”

  “这么多?”赵抃惊讶地问:“什么原因?”

  “赵大人,”通判无奈地摇摇头道:“河北这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富庶。不是这八百多官员不肯用心办事,而是百姓均在田间劳作,不肯离开到手的丰收。所以各州郡招募义勇军数量不足……”

  “哦——,”赵抃沉思片刻道:“明日我们下去走一走,彻底调查一下实际情况。”

  “是,”通判重重地点点头。

  5、一组短镜头

  (旁白):“次日,赵抃携带通判、毛彦志等官员一行下到各州郡及田间地头,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赵抃一行到某州郡与官员们座谈了解……

  赵抃一行在田头,喜悦地望着丰收在望的一片片金黄色的庄稼……

  赵抃一行在农村与一些老农座谈……

  赵抃与几位老官吏交谈……

  ……

  6、赵府 夜

  烛光下,赵抃在挥笔疾书……

  毛彦志送上茶水进来:“老爷,你……”

  赵抃道:“我正在向皇上写奏章,请求宽恕这八百多官员的过失,并保证待农闲时,我定督促这一任务完成。”

  毛彦志重重地点点头。

  7、贾府 日

  贾昌朝正在喝茶,一属下匆匆进来。

  属下道:“贾老爷,英宗皇帝已下旨意,同意赵大人的建议,免去了八百多名官员的流徙之苦。”

  “真的?”贾昌朝惊喜而又感叹道:“赵大人确实是个既厚道又有办法的人啊!”

  “是啊,是啊,”属下连连点头:“这些天,农闲了!赵大人又下去协助,督促州郡完成招募义勇军的任务去了。”

  贾昌朝长叹一声:“好官哪——!”

  8、赵府 夜

  (字幕打出):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

  赵抃正在审阅公文,夫人拿了一件厚实的衣裳走进来,披在赵抃身上:“老爷,天冷了!别受凉。”

  赵抃放下手中的笔,站起来边穿衣边说道:“是啊,时年五十八了,比不上当年啰!”

  夫人点点头:“老爷,也不算小了,有的人都已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可是,你……”

  此时,毛彦志满脸笑容地匆匆进来,说:“老爷,夫人,喜事来了!”

  夫人惊喜地:“喜从何来?”

  毛彦志道:“刚才六百里加急快马来报……”

  “是吗?!”赵抃惊喜道。

  毛彦志道:“英宗皇上又任命老爷为龙图阁直学士(三品官),并出任成都知府……”

  赵抃感激地:“谢皇恩,”并二话不说:“夫人,彦志,即刻准备,赴蜀上任。”

  夫人道:“老爷,这是三赴蜀州了,一路上……”

  毛彦志未等夫人说完便说:“夫人放心,赴蜀路途遥远,一路险恶,我会安排老爷乘坐马车,照顾好老爷,踏上遥遥之途。”

  夫人重重地点点头。

  9、赴蜀路上 日

  毛彦志骑马在前头,后面紧跟着赵抃携夫人的马车一路前行……

  赵抃一行沿山路陡峭难行,鲜有不平坦之处,只得下车步行……

  赵抃一行沿着山路盘旋曲折,如银蛇舞练,似绸带飘飞,萦绕山峦……

  山崖溪涧潡流,瀑布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似雷霆响彻在千山万壑间……

  剑门关前,赵抃望着蜀道吟念道:一首七绝《乙巳岁渡关》:

  谁云蜀道上天难,险栈排云彻万山。

  我愧于时无所补,十年三出剑门关。

  (旁白):“赵抃携夫人一行乘坐马车,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成都……”

  10、成都某城门口 日

  一大群成都知府官员及所属知县官员们,在通判钱鑫带领下,顶着寒风在城门口迎候新任知府赵抃。

  官员甲怨气道:“都等了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没有来呀?”

  官员乙望着前方惊喜地:“你们看,你们看,前方不是马车来了嘛!”

  众人官员听后立即往前看,只见一辆马车缓缓朝这边驶来,大家都异口同声道:“赵大人到了!赵大人到了!”

  (镜头下):赵抃的马车缓缓地驶来……

  官员们一个个期盼的目光聚焦在马车上,马车终于缓缓地在官员门前停了下来……

  官员们都毕恭毕敬地揖手齐呼:“欢迎赵大人——!”

  马车没有动静,车内也无回音。

  官员们又大声齐呼:“欢迎赵大人——!”

  马车仍没有动静,车内也无回音。

  官员们相互瞟了瞟眼睛……

  突然,通判钱鑫“唰”一声跪下,其余官员也跟着下跪,并高声喊道:“欢迎赵大人——!”

  马车仍没有动静,车内也无回音。

  此时,钱鑫站起来上前,推开马车的门,马车内空无一人。

  官员们一片哗然……

  此时,通判钱鑫见此便阴阳怪气地说道:“哼!有啥了不起的,早说呀!害我们白白站在城门口,吹了两个时辰的冷风!”

  有人见钱鑫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嘀咕了一句:“瞧,这神气样,这下克星来了。”此话虽说得很轻,旁人是听不见的,可也有的摇摇头,悄无声息地走了。

  众人很快散去。

  (旁白):“原来,赵抃此次来谢绝属僚们接风洗尘的盛情。直至天已傍黑,赵抃乔装打扮携夫人及毛彦志悄悄进城了……”

  11、酒楼 夜

  赵抃着便装携夫人与毛彦志走进一家门面不大的酒楼。三人在一张桌子前坐下。赵抃见旁边桌 上坐着一个身着粗布衣衫三十出头的汉子,喝着闷酒。更为奇怪的是,此人神情紧张一会儿呆坐着出神,一会儿又猛灌一口,面前也无下酒菜,只一壶清酒。

  赵抃见此,心下起疑,但细观眉眼,也不似坏人。他正欲上前攀谈……

  不料那人酒未喝完便起身匆匆付账,离席而去……

  赵抃凝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

  12、衙门 日

  突然,衙门外有人击鼓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