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2 / 2)


  “你消息错了,不是陈海,是陈海的至交好友杨云生。”

  “豁!杨云生也想要收徒弟了?”

  “杨老和蒋老,一场好戏啊。”

  “……我们国家但凡知名点的美院,都给这两位先生发了特聘教授的文件,不过目前他们一个也没有答复。”

  “他们这种资历,一年能来讲一次课都值得了。”

  “正是正是。”

  教授们对这幅画赞不绝口,几乎一致认定这幅画就是本次考试的最高分了,谁来都一样。

  因为将这幅画和别的画放在一起,实在太欺负那些普通考生了。

  他们的画也不是不好,只是没有董长阳的这么惊艳而已。

  可是美术行业就是如此的吃天赋。

  勤奋和努力只能占据一小半,更多的还是要看是不是天生吃这一碗饭的。

  有时候,一个六十岁的老画家都没有办法比得过一个八岁的女童。

  如此残酷,又如此真实。

  正因如此,他们更像是将董长阳弄到他们学校来了。

  “我们系里能够申请到的最好的奖学金是多少来着?”

  “不记得了我回去查一查。”

  “还有那个交换生名额博物馆实习什么的,都好商量啊。”

  “……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光明正大啊?”

  “怕什么?”一个教授翻了个白眼,“我们学校就是有一点好,不缺钱。”

  “咳,我们回去打个申请,看能不能申请一下最高额的奖学金吧。”

  ……

  中央美术学院的题目也和清华美院的差不多。

  同样的,董长阳的作品也是最叫人赞叹的那一个。

  “哎,差距这么大,我看见别的学生的话都想要给个不及格了。”

  “淡定,多看看别人的画就好了。”

  “主要还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艺术生当成通往大学的捷径了,这一行真的太吃天赋了。”

  “你应该在等等高考前的那一次艺考,你就知道现在这些来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有多么优秀了。”

  “不了吧,一下子看那么多试卷,眼睛都会瞎。”

  从中央美术学院考完以后,就要转车去中国美术学院参加考试了。

  这也是最后以后一个了。

  转来转去,实在是累得很。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就在这三个学院里挑了。

  就像个董长阳不知道这些美院的教授因为她要成为的弟子而开始下赌注一样,蒋舒和杨云生两个人也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弟子和自己的好友已经因为董长阳而针锋相对了一波。

  事实上,董长阳的名字在这两年就一直有人断断续续的在他们耳边提起。

  传统派的国画画手实在太少了,而像董长阳这么出色的就更加少。

  杨云生和蒋舒两个人差不多就代表了目前传统派的两个态度。

  杨云生是属于想要利用国画来开拓市场,希望能够通过市场不断吸引人来发现国画本身的传统的美,是典型的开拓派;而蒋舒就是比较传统的守旧派,认为在现在的市场上,传统派的国画本来就岌岌可危,新派和油画占据了大头,这个时候应该好好挑选弟子,将这门技术慢慢传承下去,不用随波逐流去强求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市场。

  说不上谁好谁坏,他们的本意都只是想要将这笔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更好而已。

  毕竟在日韩,他们对于传统派的画画技术保护的比他们更加到位。

  他们也不能输。

  杨云生因为想要开拓市场的缘故,倒是很少留在国内,他更多的时候还是在整个亚洲闲逛。比如日本那边的绘画风格就带着明显的唐朝技法,有很值得研究的价值。

  他知道董长阳,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好友是陈海。

  而陈海的弟子周扬,收的学生就是董长阳。

  而周扬也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画法和董长阳的开始有些格格不入,自己在传统派国画上的技艺难以再指点董长阳,因此便去请求陈海这个当老师的协助。

  可陈海也没有好太多啊。

  他就去找了杨云生。

  这便是杨云生知道董长阳这个小姑娘存在的由来。

  杨云生第一次见到董长阳的画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不知名的古画。

  他在画画上的造诣或许不如蒋舒高,但对于古画的研究绝对是国内第一人了。

  像是其他人看不出来的东西,杨云生就能看得出来。